可这里的舞面师都是师徒相授,不会主动去教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就算是同事也不可能。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毕竟是人家的看家本领。
在这里我工作了将近两年,目的就是要学会舞面技术,没有人教我就偷偷学,不懂就去找各种各样的视频自学。
每次累到崩溃的时候,我就想象自己将来独自舞面的高光时刻,接着就咬咬牙,继续去停车场下面偷偷练习。
2017年,为了创业梦,我回到老家西峡。家人因为我的坚持,这次没有再阻拦,反而给予我最大的支持。
一直念念不忘想要创业,除了自己想要出人头地,还有就是家庭原因。我父亲帮别人盖房子,经常无法准时拿到钱,包括到现在为止,都还有账没有要回来。从而也导致他欠了手底下很多工人的钱
自己是打工人,知道工人不容易,我想要赚钱帮家里还债。给父母减轻点负担,这几年工作的一部分工资,也都帮家里还债了。
说好听一点是自己创业,其实就是摆摊卖饼。我拿出存了好几年的积蓄5000元,购买了工具和材料就开始摆摊了。
总想着创业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可不承想,生活竟是让我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记得第一次摆摊,觉得自己手艺不错,一大早我就和了15斤面,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完全可以把这些面卖完,但是很快就被打脸了,当天就只卖出2张饼,让我直接崩溃。
大夏天在外面摆摊也没有冰箱储存,面放了一下午就酸了,晚上收摊我都不敢回家,当时真是欲哭无泪。
减少了和面量继续摆摊,可生意还是不好,我只好沉下心来思考,这饼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
我尝试重新找了个摊位,慢慢地卖出的烧饼从2个涨到了10个,生意迎来好转。后来突然有一天,之前拍摄的一个做饼的视频火了,一下子吸引了好多粉丝。
我就想着自己除了会做饼还会舞面,看看能不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赚到一些钱。
一个比较腼腆的人去拍视频,是要付出很大的勇气,为了赚钱我豁出去了,也不怕人家笑话了。夏天比较热,摊位又没生意,我就天天想着怎么去推广我的饼。
某天灵机一动,想到之前拍视频有买过孙悟空的衣服,就想着如果穿着孙悟空的衣服,会不会有人来买我的饼呢?
从那以后,卖饼的孙悟空就出现了。都说兴趣是最大的原动力,因为有了粉丝,一下子满足了我被瞩目的心理,我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当时因舞面太过单一,我又自学了飞饼,和当年一样,我看了很多视频,自己去网上买来道具闭门练习,因为有舞面的经验,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飞饼,其实也称“手帕饼”,在制作的时候带有表演成分,有点像扭秧歌一样,用手转着饼,饼顺着手的力度可以在空中飞舞,因而得名飞饼。
除了出摊,我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练习飞饼上,刚开始为了节约成本,我买了很多道具去练习,也专门找过裁缝师傅,缝制了一块不会烂的“饼”进行练习。
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手感,我开始用真正的面饼去练,几个月后,家里存的几百斤面粉被我成功地练飞了。
不过可喜的是,很多经典动作如,转陀螺、回旋飞、风火轮、撇八字等,我都已经很熟练地掌握。
其中难度最大的是回旋飞,一个饼飞出去了还要再飞回到我手上,最高能飞到15米,力度、角度都非常讲究,还有面饼的软硬度也很关键。
夏天老家的温度高达37度,我穿着孙悟空的衣服戴着面具,在摊位上表演飞饼,一场下来身上早已经湿透。
就这样,我边摆摊边拍视频,慢慢地积攒了一些粉丝和部分熟客,大家都会善意地说,孙悟空来卖烧饼了。
刚开始我是演孙悟空,但演着演着就觉得自己和孙悟空融为了一体,孙悟空为了“西天取经”,也是经历过很多的磨难和波折后才成功的,我要学习他的精神。
飞饼表演只能吸引顾客,但要食客满意购买,还需出品精致并色香味俱全才可以。
而最难的也就是这个出品,它是手工制作,不能保持到一致,这样就增大了难度。刚开始做飞饼,除了飞掉的收拾起来处理了,其他成品都被店里的员工、阿姨,或者是我的朋友们吃了。
他们会给予我很中肯的意见,比如如何改良飞饼味道?飞饼厚度是否可以?调味是否合适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摊位从最开始的一天只卖2个饼,到10张,再到100多张,最高一天卖了200张,飞饼一个12元,平均一天就能赚到1500左右。回头客也特别多。
通过自媒体的传播,确实给我的摊位带来了人气,和客户交流接触多了。我自己也从一个内向的人,变得现在可以大方地和陌生人交流,这对我来说是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