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码头上,一边是海,另一边是一片绵延的残破的木制高脚屋,一个光脚丫的穿着短裤的小男孩在木码头上追一个小足球,天空上有许多被泼染成红色的云……
画家问,“喜欢这一幅吗?下面有价签。”
“哦,好,谢谢。”木晨曦说着看了一眼价签,三百块。
这幅画的名字叫《生生不息》,后面附着一句话,“一个寻常雨季的日落。”
这图景,木晨曦有点眼熟,就问道,“是槟榔屿的姓氏桥吗?”
画家蓦地对上了木晨曦的眼光,笑道,“对,槟榔屿的姓氏桥。”
“所以为什么叫《生生不息》?”
画家说,“民族的境遇,百多年前如此,现在也是这样。但即使做苦工,生活还是要进行下去,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他说的是清代中期下南洋的那段历史,出洋的华工大多穷苦,只能在槟榔屿的码头当苦力,于是同乡同姓就聚集在一起,在旧码头盖了很多高脚木屋,只租给同乡同姓华工,这就是槟城着名的姓氏桥,一个姓氏占一片。
“那我买了。”木晨曦说着付了钱。
“谢谢。”
木晨曦又问,“我能看看你的速写本吗?”
画家也没拒绝,径直从包里摸出来一个破旧的速写本递给他,“正巧,这本里面有不少都是在大马画的,吉隆坡、槟城还有怡保,都有。”
听他那语气,这速写本也不像是非卖品。木晨曦接过本子,画家就说了价钱,“如果你想要的话,一千二百块,售予有缘人了。”
他开价的语气很是诙谐,像个奸商,木晨曦也笑了起来,自嘲似的说,“我确实是有缘人。”
画家的速写本,在画家本人没有名气的时候向来是有价无市的。别人不欣赏,那就一文不值,别人如果欣赏,那价钱就是看双方的心情。
不过木晨曦是尊重他的,更主要的是本子上有很多不错的马来西亚风光,因而也没有砍价就买下来了。
他们闲聊了一会儿。
画家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川美硕士,不过他却是以摆摊为生,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定制作画,以及,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卖自己的作品。
木晨曦当然不想放过招揽一个人的机会,但是画家一口回绝了画cG的提议,木晨曦看着他的眼神,那眼神不是淡然,是无比的自信。
这样有真本事的人是不在乎别人评议他的生活方式的,他都不在乎在路边浪荡着摆地摊,也并不跟人谈他自己的艺术理想。
毫无疑问,谋生对于他来说实在也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厦门之行,就以这样一幅画外加一本速写本而结束。
在回去的高铁上,木晨曦和那位画家聊微信,才知道他除了摆摊以外,还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自由插画师。
看似不起眼,原来是个街头的大佬。
……
在乐队第一次亮相之后,莫珂又给方敏抒筹办了几次百人级别的演唱会。
虽然他们自己的专辑还没有做完发行,但作为有原创词曲能力的乐队,他们可以演唱一部分自己的歌曲,同时翻唱一部分经典歌。
和莫珂的公司签约之后,不知不觉间,在b站的粉丝数也破了两万。
所以,相对于普通人来说,方敏抒现在在海云音乐圈子里的名气并不算小,演出、驻场、录专辑,电视台救火基本上就是她的工作主旋律,不是很紧凑,也不是很闲。
这一次的音乐节和去年那回不大一样,这回是主办方通过莫珂找到孟佳这儿来发的邀请。
对方来对接的那个办事员一口一个“孟总”地,搞得孟佳自己都有一点飘飘然。
对方邀约挺简单,就是以性感成熟的学姐造型唱一首老歌,《喜欢你》。
方敏抒接了这个通告,都不带考虑的。
接了之后她们才知道摄影师是许淇,其实也不算意外,她毕竟也是个小有名气的摄影师。
海报是一张十六位本土歌手的大合照,外加每位歌手的一张个人照,黑底,明暗对比相当强烈。
拍大合照时,方敏抒站在一行歌手的最后面,白衬衣,JK格子裙,黑丝高跟,她那大辫子终于给改成了披肩发,手里抱着的是一把尤克里里而不是吉他,半后仰着拍的,笑容明媚,因为明暗对比的关系,性感都不是主要的了,主要的是飒。
而那张个人海报也是一样的造型和风格。
许淇拍完了和方敏抒聊天,她说,“你这个造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