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武侠修真 > 大唐千机志 > 第122章 夜探虎穴 藤蔓出窍

第122章 夜探虎穴 藤蔓出窍

    岭南道,象州。m.pantays.com

    韦青筱没有想到,师父听她讲完骆炳汉「种鬼」愚弄百姓的桩桩恶行后,虽神色凝重,却并不吃惊。沉思良久后,只嘱咐她切莫声张,勿要激起民变。

    难道师父早就知情?不可能,若师父早就知情,不会任由骆炳汉胡作非为。可师父上次听到骆韦佳之死,立即赶去查看,又急忙与刺史、县令商议,可这次他为何这么平静?难道天理教的危害还不如骆韦佳的死?

    韦青筱一路上想了很多,直到走进家门还是没想通。已经是酉时,屋里点着油灯,但钟婵并不在家里。韦青筱见到方桌上留了布条,上面写着:今晚有要事,晚归,切莫寻我,如有人问起,说我酉时已经睡下。

    韦青筱很担心钟婵会打草惊蛇,但又不敢四处找她,怕天理教知道后会横生变故。韦青筱心绪难宁、坐立不安,索性取出白绢,练起了摩岭教的绝学「谕令手印」。

    ……

    钟婵身穿粗布兜头黑袍,脸戴粗麻兽皮面罩,随着几个同样穿戴的人正往北郊走去。

    今日是天理教祭祀之期,覃章娘子收到了龙符,覃章担心妻子驱鬼之事暴露,找到钟婵商议。钟婵正欲一探密道,愿替覃章娘子前去祭祀。

    覃章思来想去,再无更好的办法,便将祭祀的黑袍、面罩和龙符交予钟婵,又将密道和祭祀之事仔仔细细跟钟婵讲了一遍。

    钟婵按覃章所言,酉时从覃章家离开,很快看到了同样穿戴的人。钟婵跟着这些人走到北郊的茶水铺,将龙符交予掌柜,然后从茶水铺的枯井下到密道。

    钟婵不敢显露武功,跟着前面的人跳下枯井。井深不足两尺,井底透出些许微光,跳下井底,一股阴霉扑鼻而来。

    朝着微光望去,井壁上有个密道口。密道修得极糙,仅容一人行走,地上踩的人多了,比墙上略平整些。密道里阴湿晦暗,散着潮霉气。

    走进密道,先是一段长长的坡道,一行人鱼贯而下。约莫一炷香之后,密道变平变弯,沿着密道曲折前行,经过了十一个岔道之后,前面便是空敞的祭坛。

    祭坛呈圆形,足有三丈高,四壁平整还刷了白石灰。壁上开有七道门,门里陆续走进百余戴着面罩的黑袍人。

    祭坛中央是圆形的祭台,众人将祭台围了三圈,所有人右手握住左手四指,双手拇指相交,置于胸前,嘴里都念念有词。

    覃章将手印和祷词都告诉了钟婵,钟婵跟着众人颂词祝祷,小心观察祭坛中的一切。

    突然,祭台中央的铜鼎窜起一丈多高的火焰,一人高高跃起,落在铜鼎前,赤帻黄袍、头戴面具、手舞木剑,围着铜鼎、伴着火焰跳动。

    钟婵看出此人跳的是「傩戏」,但无论身形、眼神和举止,此人都与骆炳添相去甚远,他真是「骆炳汉」吗?好在钟婵已经记下了他进出祭坛的门。

    钟婵一直留意着四周,她发现祭坛里走进来十二个戴黑面獠牙面具的红袍人,他们堵住了所有七道门。覃章没提过祭坛还有守卫,难道是自己露出了破绽?应该不会,自己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连呼吸都与前后的人同样节律,不可能被人发现。

    那么,这些人到底是为何事?

    钟婵一时想不出原因,但她已想好应对办法。祭坛里只有红袍人是武人,且修为平平,无人能拦得住钟婵。但密道窄且长,岔道多,是否还藏有高手或机关不得而知,所以出去的路上还有很多不可测之事。

    正思忖,「傩戏」已舞毕,众人叩拜。那人站在祭台上道:“前些日,外乡妖医来我阳寿,偷偷引鬼入骆家庄,又借驱鬼蛊惑人心。骆三娘等三人受妖医蛊惑,不听龙尊之言,引妖医进村,亵渎龙尊……你三人可知罪?”

    红袍人引着三位妇人走上祭台,钟婵认出三人,正是在骆家庄时哭喊“救救我儿”的三位妇人。

    妇人跪在铜鼎前,吓得瑟瑟发抖。

    “你三人可知罪?”那人又问道。一妇人吓得直点头,其他二人也跟着点头,三人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人突然出手,口念咒语,左手掌压妇人额头。那妇人吓得浑身发颤,突然间又身子僵直,仰头张口,瞪着坛顶。几个弹指后,只见那妇人垂下头,站起身,双眼黑洞洞,喉咙里发出阵阵低吼,她竟然「鬼上身」!

    那人立即收回左掌,换右掌压抵额头,高声道:“原来你被妖医施法,早已「鬼上身」,今日本使就要收了你!”

    说着,那人咬破左手食指,在自己胸口上涂画。钟婵顾不上隐藏气息,运功极目望去,那人胸口皮肉里竟生生嵌进一块血玉。

    妇人身上似有黑烟升腾,若有若无,连带她的身子也变得影影绰绰。钟婵看得真切,那人正利用胸前的血玉,将妇人身上的「鬼」引到自己身上。

    不一会儿,妇人身子一歪,瘫倒在地。那人急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