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会师

    蔚县。m.luhaibing.com

    第五师团指挥部。

    板垣征四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第9旅团的援兵,为什么还在驿马岭一带?”

    “八嘎!”

    “为什么!”

    办公室内,传来阵阵怒骂声。

    参谋长西村利温低着头,一声不吭。

    眼看着就要攻克团城口阵地,一路攻向繁峙,忻口一带,抄了整个晋绥军的后路。

    哪曾想,仅过了一天时间,形势就忽然急转直下。

    第21旅团要面临着被全歼的风险。

    这可是让东条英机的察哈尔兵团看了笑话。

    板垣征四郎坐立难安:“电告第21旅团各部,务必坚守团城口地区,等待后续援兵!”

    第9旅团的主力部队,本要受华北方面军命令,转战保定一带。

    但现在的情况不比以往,形势刻不容缓,这一战若是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是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遭受的首次大败。

    届时消息传回国内,必定骂声一片。

    板垣征四郎背不起这个锅,整个第五师团上下,也都承受不了这个罪过。

    此战可小败,都能必须获得与失败同等,甚至是更大的战果!

    比如歼灭115师...

    因此任由司令官寺内寿一一再要求,他仍坚持把已经出发的第9旅团调回山西。

    西村利温声音低沉:“哈依!”

    ......

    暂一旅。

    日军战机在头顶盘旋,战斗机机翼上挂载的航空炸弹,快速俯冲直下。

    精准的端掉了机枪火力点。

    先前被击溃的那支日军大队,重新集结兵力,想要借着空中掩护优势,强行突破正面防线。

    仗打得愈发艰难。

    不只是暂一旅,整个晋绥军都普遍缺乏有效的防空手段。

    在面临日军轰炸时,只能采取三种手段——要么硬抗,要么就躲。

    再或者,就是冲上去,和日军展开白刃战。

    王奉采取的方式,便是最后一种。

    这回轮到二团在正面抗线,一团部署在两侧的丛林之中。

    由于二团的实力较弱,日军很快就攻进了己方战壕内。

    局部阵地上开始出现了白刃战。

    在关键时刻,张虎拎着大刀,站在士兵们面前,迅速命令部下发起了冲锋。

    “弟兄们!都给老子往上冲!”

    “冲得越快,飞机越炸不到你们!”

    “不想死的,都他娘的快跑两步!”

    “咱是一团,你们都是尖刀团的兵!”

    “那么多好的武器装备,可不是白拿的,关键时刻,咱们要挑起大梁来!”

    话糙理不糙。

    对文化水平偏低的士兵们,说的越直白,越简单,效果就越好。

    “杀鬼子!”

    “去他娘的小鬼子!”

    一团高呼着口号,冒着枪林弹雨,顶着航弹的轰炸,从两侧山坡上快速冲下,将日军部队分割成几段。

    血腥残酷的白刃战就此拉开。

    在武器方面,因暂一旅装备了大量缴获来的三八式步枪,并未落入下风。

    身体素质上略输日军,但要比115师强上不少。

    刚增补进来的新兵,没吃上几天好饭,身体被调整过来,情有可原。

    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体格健壮,就算是与日军一对一拼刺,也丝毫不落下风,

    但真实战场上,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武器装备落后,近距离的白刃战,也一直是王奉关注的重点。

    也逐渐衍生了一套战术。

    “杀!”

    “冲上去,刺他!”

    战场上,冲入敌阵的一团士兵,迅速改变阵型。

    两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

    小组的战斗核心,是手持三八式步枪,或大刀的老兵。

    新兵围位列一侧,负责拖住日军,创造攻击机会。

    双方士兵交织在一起,空中的日军战机不停的盘旋,在找不到投弹机会的情况下,没一会儿就撤出了战场。

    一同连带撤出战场的,还有地面上的日军部队。

    战后。

    赵方远浑身血渍,军服皱巴巴的:“长官,第六集团军转八路军115师电报。”

    “念。”

    “兹电贵部,我部已于下午三时整,全歼经小寨,关沟一带,前方团城口方向增援的日军辎重车部队,敌补给线彻底断绝,目前我部先头部队685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