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 第6章:都是年代特色

第6章:都是年代特色

    潮汕地区前往鹏城的长途车极多,不过这次五丰村和附近村子初四要出发的人也多。m.qinyuanshu.cc

    一百五十多号人,大部分没证,不可能一起去。

    分成三批,第一批五十几个人先过去。

    就算再怎么塞,一辆大巴也塞不下。

    魏子俊干脆包了两辆大巴,一前一后出发。

    正月初四这天,外面的天色刚朦朦亮。

    两辆大巴车载满人,在五丰村广场离开,驶上前往鹏城的路途。

    这个年代的路况很糟糕。

    不至于到处都是土路,可沥青路是没多少的。

    高速公路更是几乎没有。

    海陆安以后出发去鹏城,自驾一般只需要两到三个小时。

    坐高铁更是能缩短到一个小时内。

    大巴车现在过去,却差不多要七八个小时。

    路途其实才三百公里不到。

    要开这么久,除了路小、烂。

    还因为一路上的收费多如牛毛。

    这些收费可不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收的。

    而是……年代特色!

    好在长途大巴车是跑惯了的。

    他们有每月按时交保护费。

    收费相对会便宜许多。

    只是每次路过那些“关卡”。

    需要停一下,司机或者随车师傅出面验证。

    车辆才会被继续放行。

    每隔几十公里停一下,花五到十分钟验证。

    停的多了时间自然也就拖长了。

    这也是年代特色。

    早上大约六七点出发。

    下午快四点,大巴车才出现在特区外围的横亘镇上。

    这里属于特区管辖,但是是关外的保安县辖区。

    远没有关内真正的特区发达。

    到站下车,剩下的路大巴车没证件进不去。

    车上五十几人,三十人左右有暂住证。

    这些人可以直接过关,进入真正的市区内。

    剩下其他人。

    就需要在关外横亘镇的汽车站下车。

    晚上再找人带路,抄小路进去。

    好多附近的农民居民们,更是靠此发家致富。

    这同样也是年代特色。

    魏子俊自然有居住证和合法证件。

    可是跟他一起来的林心怡没有。那二十几个新来的也没有。

    他需要下车和这边的人接触,安排一下,好让人晚上能进去。

    下了车,林心怡自然紧紧跟着他。

    她身上背着魏子俊给她的行李包。

    里面全是魏子俊昨天给她买的东西。

    照林心怡的意思,她本来是想把她那些破烂也带来。

    都是她以前穿的缝缝补补的衣服。

    魏子俊不肯,她背包哪里塞得下。

    至于魏子俊,他两手空空。

    八达岭工厂宿舍那边,他有衣服和行李在。

    魏英鹏、英华他们,这时候也四散着招呼同乡们不要乱跑。

    林心怡对周围的一切,看得目眩神迷。

    小动物一般在乡下活了十几年的她,哪见过这种世面!

    昨天去趟镇上,都能让她兴奋的不行。

    更不用讲虽然是关外。

    但横亘镇可比老家镇上发达、繁荣十倍不止。

    她一路被魏子俊拉着手,到处看来看去,跟着人群往外走。

    刚走出车站没几步,不远处一个靠在一辆破捷达上的男人立马丢下嘴里的烟屁股。

    他尽量让自己显得和善,搓着手便向着魏子俊两人走过来。

    “要坐车嘛,兄弟、靓女?你们刚来鹏城吧?要去关内嘛?我认识条小路,坐我车进去不用怕检查。而且价格保证公道。”

    一副自来熟模样的男人乐呵呵地说着话,便把手伸向林心怡手中的行李,想将她手里的包接过去。

    魏子俊眯了眯眼,直接拍开。

    没想到林心怡也敏捷的很,有避开的动作,同时眼神警惕地看着对方。

    “不用了,我们自己会进去,不麻烦你了。”魏子俊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同时目光快速地将四周巡视了一遍。

    不远处,几名男子靠在各种各样破旧的私家车上,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谈笑着看向这边。

    来往拥挤的人群里偶尔有人将视线投了过来,但又很快冷淡的转开。

    这年头,出门在外,没有人愿意惹事,尤其是不关自己的事。

    90年代,是国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