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 第51章 土黄柏十大功劳

第51章 土黄柏十大功劳

,颜色多为灰黄色或棕褐色,质地坚实,断面同样为黄色,髓部较小。至于叶,多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形状为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有刺状锯齿,表面呈深绿色,背面颜色稍浅,革质,质地较硬。



    二、生长产地分布



    (一)阔叶十大功劳



    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等省份。多野生于山谷林下或灌丛中,这些地方通常具有良好的遮荫条件,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为阔叶十大功劳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它对土壤要求并不苛刻,在酸性、中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耐阴性强,即便在光照相对较弱的林下环境,也能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正常生长发育。



    (二)狭叶十大功劳



    主要分布于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常生长在山坡沟谷林中、灌丛中、路边或河边,海拔一般在350 - 2000米处。狭叶十大功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同时具备一定的耐寒能力,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良好,不过它不耐水涝,所以在河边生长时,往往处于地势相对较高、排水顺畅的位置。



    三、形态与特征



    (一)阔叶十大功劳



    植株较为高大,通常可达到2米左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量一般为7 - 15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度在10 - 28厘米之间,宽度为3.5 - 4.5厘米。叶片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叶缘每侧各有6 - 13枚刺状锐齿,这些刺状锐齿不仅是其形态特征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植株免受外界侵害的作用。花为黄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长3 - 5厘米,通常6 - 9个簇生。果实为浆果,蓝黑色,微被白粉,直径约5 - 6毫米,成熟时呈现出亮丽的色泽。



    (二)狭叶十大功劳



    植株相对较矮,一般在1 - 1.5米左右。叶为狭披针形,长约8 - 23厘米,宽1.2 - 1.9厘米,边缘有刺齿,刺齿数量较多且尖锐,每侧约有6 - 13个。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花同样为黄色,簇生成总状花序,花序长3 - 6厘米。果实为球形,蓝黑色,直径约4 - 5毫米,有白粉,在枝头成串排列,颇为美观。



    四、药用部分



    土黄柏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根和茎全年均可采挖,采挖后,除去泥沙和杂质,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则多在夏秋季节采收,采摘后洗净,阴干或晒干。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略有差异,但都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五、附方功效与作用及使用方法



    (一)治疗湿热泻痢



    取土黄柏15克,黄连10克,木香10克,将三者一同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两次服用。土黄柏和黄连都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木香行气止痛,三者配伍,对于湿热蕴结肠道引起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有显着疗效。一般服用3 - 5天,症状可得到明显缓解。



    (二)治疗黄疸



    土黄柏20克,茵陈30克,栀子15克,加水煎服。土黄柏清热燥湿,茵陈为治疗黄疸的要药,栀子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三药合用,能够有效清除肝胆湿热,促进黄疸消退。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连续服用1 - 2周,黄疸症状可逐渐减轻。



    (三)治疗带下



    土黄柏15克,芡实30克,白果10克,水煎服。土黄柏清热燥湿止带,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白果收涩止带,此方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症状,一般服用7 - 10天可见效。



    (四)治疗热淋



    土黄柏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滑石20克(包煎),甘草梢10克,加水煎服。土黄柏清热泻火、利尿通淋,车前子、滑石清热利湿通淋,甘草梢清热通淋、调和诸药,对热淋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服用5 - 7天症状可改善。



    (五)治疗目赤肿痛



    取土黄柏叶适量,洗净后捣烂,用纱布包裹,绞取汁液,滴眼,每日3 - 4次。土黄柏叶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眼部,缓解目赤肿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一般使用1 - 2天即可见效。



    (六)治疗咽喉肿痛



    土黄柏15克,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加水煎服。土黄柏泻火解毒,桔梗宣肺利咽,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射干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对于风热上攻或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肿痛有很好的疗效,服用3 - 5天症状可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