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百草药材:百草疗愈指南 > 第61章 香附子:中药中的理气瑰宝

第61章 香附子:中药中的理气瑰宝

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顶端急尖或钝,无短尖,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5-7条脉;雄蕊3,花药线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细长,伸出鳞片外。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形,长约1毫米,具细点。花果期5-11月。



    四、药用部分



    香附子主要以干燥根茎入药。在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采挖时,选择生长良好、根茎粗壮的植株,将其连根挖出,抖落根部的泥土,去除地上部分的茎叶,然后对根茎进行处理。经过炮制后的香附子根茎,质地坚实,香气浓郁,药效更佳。



    五、附方功效与作用



    香附子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附方及其功效与作用:



    治疗肝郁气滞:香附子10克,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胀痛、嗳气等症状。香附子疏肝理气,柴胡疏肝解郁,枳壳行气宽中,白芍养血柔肝,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



    治疗月经不调:香附子12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气血不和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经行腹痛等。香附子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养血活血、调经止痛,诸药配伍,能有效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症状。



    治疗乳房胀痛:香附子10克,青皮10克,橘叶10克,瓜蒌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乳房胀痛,常见于乳腺增生、乳腺炎等疾病。香附子疏肝理气,青皮疏肝破气,橘叶疏肝理气、消肿散结,瓜蒌皮清热化痰、宽胸散结,诸药合用,能有效缓解乳房胀痛症状。



    治疗胃脘疼痛:香附子10克,高良姜10克,木香10克,砂仁6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寒凝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症见胃脘冷痛、得温痛减、喜温喜按等。香附子理气止痛,高良姜散寒止痛,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诸药配伍,能散寒理气、和胃止痛。



    治疗疝气疼痛:香附子10克,小茴香10克,乌药10克,荔枝核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症见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等。香附子理气止痛,小茴香散寒止痛,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诸药合用,能散寒理气、止痛消肿。



    治疗消化不良:香附子10克,陈皮10克,山楂15克,神曲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致的消化不良,症见食欲不振、腹胀、嗳气等。香附子理气宽中,陈皮理气健脾,山楂消食化积,神曲消食和胃,诸药配伍,能理气健脾、消食和胃。



    治疗咳嗽气喘:香附子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痰气交阻所致的咳嗽气喘,症见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香附子理气化痰,紫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诸药合用,能理气化痰、止咳平喘。



    治疗症瘕积聚:香附子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症见腹部肿块、疼痛等。香附子理气活血,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丹参活血化瘀,诸药配伍,能理气活血、破瘀消症。



    治疗水肿:香附子10克,大腹皮10克,茯苓皮15克,生姜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可用于治疗气滞水停所致的水肿,症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香附子理气行水,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茯苓皮利水渗湿,生姜皮和中利水,诸药合用,能理气行水、消肿止痛。



    治疗脚气:香附子10克,木瓜10克,薏苡仁15克,吴茱萸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药渣煎汤泡脚,每日1次。可用于治疗寒湿下注所致的脚气,症见足部肿胀、疼痛、瘙痒等。香附子理气止痛,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吴茱萸散寒止痛、燥湿止泻,内服外用相结合,能有效缓解脚气症状。



    六、十个使用方法治疗



    痛经治疗:在月经前3-5天开始,取香附子15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可有效缓解痛经症状,减轻疼痛程度,调节月经周期。



    乳腺增生治疗:香附子12克,夏枯草15克,浙贝母10克,海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坚持服用一段时间,能有效改善乳腺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