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目瞪口呆

    张易返回太守官邸,南阳的地方官员们紧随其后。m.wenqishuku.cc原来宽敞的大厅此刻挤满了人,仿佛是一个小型的朝廷。“各位对我开办学校有何见解?”张易开腔询问。

    众多的目光汇聚在荀彧与荀攸身上。设立学校显然是对权贵家族根基的一大挑战。厅中之人以荀彧和荀攸为首,二人都是来自顶级豪门。除了顾雍,其余人大多是普通的家族,称不上是最高级别的家族。

    荀氏兄弟自认也被众多视线包围,尤其荀攸意识到哥哥还未真心加入张易阵营,准备代表颍川荀家表达对张易的支持。

    未等他开口,荀彧便先一步站出,抱拳说道:“主人这一举措,意义非凡!”虽然在场者没有特别的表情变化,但张易、荀攸以及刘伯温的脸却都充满了惊讶之色。

    刚才荀彧直呼“主人”,这意味着他真正成为了张易的手下。这一变化让张易心中系统提示的声音随之响起,不过他立刻将其屏蔽,毕竟正在谈论正事。

    具体得到何种奖赏,稍后再看也不迟。

    “主公设立学府313,乃是一件惠泽后代的好事。”

    “使户口登记在案的民众后代能够有机会入学受教育,则更有深远的考虑!”荀彧大声道。

    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怎么就深远了呢?

    “古之先哲都把传道授业作为自己的使命,主公此举正是向先哲学习,自然是对未来有益的大好事!”

    对于荀彧的这番话,在场的人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反驳不得,毕竟若说这是错误的,岂不是也等于说古人的做法有误?荀彧一句话就帮张易确立了道德上的正义立场。

    “一旦南阳各地县府中的平民子女都进入了学堂读书,其他没有同样机会的百姓必然会有情绪,这恰恰体现了主公的用心所在。”

    荀彧继续解释道。

    在场不少县长都出自当地大家族,

    听罢荀彧的言辞,顿时打了一个激灵。

    因为他们家里有许多租户,现在只需在官府备案即可入学读书,读书后还能通过考试成为官员。

    从最底层直接飞跃为社会的上层,这种特权对租户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这样一来,世家大族的租户数量就会急剧减少。

    田地谁来耕种?

    谷物又由谁收割?

    “主公!”

    一些出身地方贵族官员忍无可忍,直接出列。

    “主公,要是地里的农民将孩子都送去学校上学,那对我们南阳的发展可是巨大的负担啊,还望主公三思!”

    有一个人开了头,更多县里的世家代表纷纷附和,全都站起来支持这个观点。

    “你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我一清二楚,只要在座诸位做好本职工作,我就一日保护一 ** 们的家庭不受损害!”

    “但如果不愿意担任此职,那么卸下官职,回到你们原来的世家子弟的身份去吧,只要你们遵循我们南阳的法令,我绝不会为难你们。”

    张易冷漠地说。

    众官僚集体震颤,立即齐声称:“卑职不敢……”

    接着张易叫起了一个人:“李严,听令!”

    张易完全忽略了之前的质疑者,直接发出命令。

    正思索主公意图的李严立即站出应声。

    “已有三十万民众进入南阳,你负责带领人员走访审查,确保所有人遵守命令并安顿好。对于任何不尊号令或安置不当者,都要进行问责。”

    “另外,在民众安置完毕后,丈量剩余未开发的土地,并划为公地……”

    张易边说边凝视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县级官员,坚定地补充说,“若有农佃希望注册身份,并借未使用的土地耕种以纳税,其待遇与普通百姓一样!”

    听到这里,李严立刻低头答应:“卑职遵令!”

    主公真是下定决心要压缩世家大族的势力啊!

    李严心中明白这一点,但没有过多发表意见——作为平民出身的他,深知踏实做事才是正途。

    “主公,下属认为开设学堂还面临着一个问题。”

    这时荀彧再次站出来发言。

    刚投效新主的他,此时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查找可能的问题,以辅助张易。在以前,他会选择保持沉默,交由他人来指出。

    “书不够?”张易带着一丝笑意问道。

    荀彧深深点头表示认同,他提到虽然有两千册书看起来挺多,但是考虑到南阳有三十七个县,每个县能分到的数量就有限了。

    而且,这些学生来了是否都有书看呢?

    看到荀彧的认可,旁边一直微笑着的沈万三也点了点头。

    面对沈万三的微笑,荀彧显得颇为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