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各方心态

    最终决定由薛仁贵、李嗣业和徐晃各带领自己的部众连同伤兵回返南阳宛城。m.qinyuanshu.cc

    尽管三人有所犹豫,但面对张易坚毅的目光,也只能勉强答应。

    “老典,拜托帮我出口气。”

    李嗣业临走前骑在马上对典韦说道。

    两人是少见的能够力敌对方的勇士,彼此敬佩不已。

    “没问题!”

    典韦用力拍打着自己的胸膛:“只要有战事,我典韦定会多杀几个敌人,为你出气!”

    听了典韦的话,李嗣业才放下了心。

    三人随即启程,与薛仁贵一同返回。

    加上伤兵在内,这次战役使大军骤减至四万人左右,原本五万兵马只剩三千归来,死伤及被俘人数众多。

    而襄阳城内的刘表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派出援军到砚山,原本是希望他们能铲除薛仁贵,而不是去送死!如今仅三千余人归队,其余四万多战士不是死了就是被俘。

    此时的襄阳城里,还有战斗力的军人也仅有三万余人。

    “若是再给我一年时间,荆州必将在我手中固若金汤!”

    刘表显然不甘心承认自己的失败,毕竟他还未能完全掌控荆州。

    然而此次战败并不是他的错,而是天意弄人。

    蔡瑁没心思和刘表争论是非对错,只是意识到张易的大军刚刚抵达襄阳,还没有彻底包围城池。

    现在趁着这个时机通过地道逃走说不定还来得及。

    如果再迟些,除非他会飞,不然就真的无法逃脱了!

    蔡瑁对着门外示意了一番,两名卫士立即让开了路。

    紧接着,两个孩子出现在眼前:他们正是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这对晚来的孩子深受父亲宠爱。

    看到孩子们时,刘表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去叫蒯良和蒯越过来!”

    刘表边哭着边说,他已经猜到了结果——既然局势逆转,蒯家会选择支持谁已无需明言。

    接着他补充道,“还要叫向公。”

    蔡瑁听到这些话心里松了口气。

    看来刘表已经决定投降,这对他来说反倒是解脱,因为这意味着可以趁机逃脱襄阳。

    夜幕降临之际,他要从密道悄悄离开这座城市!毕竟,大家族通常都会建好几条逃生通道,以备不测。

    “德珪,你可以走了。”

    刘表挥挥手让其离去。

    他当然清楚两个孩子是谁带来的,对方的用意也显而易见。

    蔡瑁没有拖延,立刻拱手告别,并缓慢退出大殿。

    此一别恐怕再难相见。

    当晚,在张易营帐之中,两人对话如下:

    “两年前你赠予我的粮草真是帮了大忙!”

    坐在上座的张易面带微笑地对蒯良说。

    蒯良回礼却不迎合奉承,“若是君侯觉得有用,那是最好不过了。

    我现在为刘景升传话,他也有一问题想要请教:若是他开城投降,请问可允许其家人安全撤离至山阳?”

    “同意。”

    张易简单答应道,先稳住局面为上。

    得到答复后,蒯良又追问了一句,“那君侯是否有意根除各大世家呢?”

    听完这话,张易微微摇头说道:“你们似乎一直误解了一件事,我从没针对过任何世家。”

    “他们原有的土地,我何曾动过?只是将那些私底下侵占来的归还罢了。”

    “我可曾强行索要过他们名下的奴隶?那些被带出来的,全是原本就隐藏身份的平民!”

    “至于鼓励百姓读书,也不过是给平民一个学习的机会而已。

    除此之外,我还做了什么让世家觉得不安的事吗?”

    张易反问。

    蒯良一时无言以对,张易的想法他现在明白过来了——世家所拥有的东西,他会守着底线不去掠夺;而不属于他们的,则分毫不留!

    整个天下的资源就像一张大饼,现在的分配者是世家。

    底层的百姓只能够吃到一些掉落的碎屑。

    而张易想的是要让大家都有权利去分享这同一张大饼。

    公平竞争,最后谁更为茁壮强大,谁就能真正地帮助到自己!蒯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不然他又能说什么呢?如果跟着说底层的贫民不该有相同的待遇的话,张易毫无疑问会选择支持底层的人。

    况且就算条件一样,世家子弟因为藏书和财富上的优势也还是会优于普通人。

    与其担忧这些,还不如坦然接受挑战,他们世家也不是这么容易会被打败的。

    最重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