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图示图谋

    若这一战略实现,控制着荆州、益州、雍州、凉州这四方要地的势力将赢得全国上下众人的响应。www.banweishuwu.me

    做完这一切安排之后,张易依然觉得还有什么疏漏之处,反复思考了好几天才反应过来——有一件事情还没完成。

    于是第二天他再次下令,所有军队统一改名,称为大同军。

    这个命名源自他天下大同的思想,以彰显其政治理想和远见。

    改名之后,荆州军觉得还算不错,但对于原来的益州军队来说简直是兴奋不已。

    毕竟他们本就属于益州人,虽然投降荆州但依旧自称荆州军总觉得有点别扭。

    此刻所有荆、益州部队不再分彼此,全都称为大同军。

    这样的决定赢得了士兵们的欢呼,也让益州出身的战士们深深感受到了主公并不因为他们是归降者而有所轻视。

    这一次的改名行动再次凝聚了全体军队的心,令益州和荆州的民众士气高昂,踊跃参军。

    即便招募已经结束,依然有满怀热情的乡民前来,这让张易啼笑皆非。

    然而,他这种表情在幕僚眼中,简直是不可思议。

    其他诸侯往往不得不强制征集士兵,而大同军却早已设有募兵的限额,这是多么令人称道的事情啊!

    鼎立之势

    一个月后,时局风云变幻。

    大同军攻克长安,驱逐李傕,诛杀郭汜,随即迅速掌控雍州和凉州,实力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北方的三大势力马腾、袁绍、曹操感受到大同军的压力,联合商讨攻伐对策;而南方小军阀除孙坚持观望态度外,纷纷纳入大同军的版图,归附过程得到了当地锦衣卫和民众的支持。

    如今,整个大汉疆域中仅存三大势力,大同军无疑是最强大的。

    曹操、马腾与袁绍合兵一处,军事力量雄厚但民心渐失;锦衣卫早已将大同军的思想传播到了广大民众之中。

    孙坚虽然坐拥十万大军,仍选择蛰居寿春,面对两大强敌瑟瑟发抖。

    在一次动员大会上,张易笑容满面地对台下众人说道:“我知道,在这个时刻我说任何话都会换来你们热烈的掌声。”

    台下将领们的笑声表明他们已经视张易如神明般尊敬,神明的每一句话都是神圣的指引。

    当张易随意挥手示意安静时,现场顿时万籁俱寂,这显示了他的极高认同感和影响力。

    “这次,我长话短说。”

    张易沉声说道:“我们需要统一全国,平息混乱。

    在这 ** 的时代,人民饱受骨肉分离之痛,甚至以子换食,这样的惨剧必须结束!我们的目标首先是袁绍,然后是曹操,最后是马腾。

    击败他们后,我们将迈向全国统一的目标。

    真正的天下大同不远了!”

    话音刚落,全场士兵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喊,热血沸腾的场景仿佛能撼动云彩。

    “出发!”

    随着张易一声号令,二十万大军向北挺进。

    得知此消息的北方三军阀大为震惊。

    位于徐州的曹操州牧府邸内,曹丕焦虑地询问父亲:“父亲,现在该如何应对?”

    “哈哈,有什么好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倒要看看张易有多少真功夫!”

    此时四十几岁的曹操正处于巅峰时期,对大同军并无畏惧之情。

    部下的将军谋士们对他也持有坚定信心。

    而在袁绍这边,则显得有所不同。

    袁绍心系冀州,故而留驻其首府。

    朝堂左侧站满了智囊,右侧排列着将领们。

    虽然他的部将未必有像吕布那样的威名,但也聚集了不少英勇之士。

    这些勇将面对张易的大同军依旧虎视眈眈,喊打喊杀声不断。

    然而谋士们却眉头紧锁。

    袁绍本人也颇为焦虑,甚至对沮授产生了一丝不满之情。

    先前是沮授建议与曹操、马腾联合,然而联盟刚成,不料张易的部队便发动了攻击。

    袁绍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唉,张易这个小子,真是我的宿敌啊!”

    他觉得荧惑星象征灾祸,正如那些星官所说的一般,现在这预示大变的局面,让他忧心忡忡。

    尽管袁绍依然不认为自己的实力逊色于张易,但如果真要正面较量,他却没有十足的把握获胜。

    他最初同意联军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南北局势的平衡。

    可万万没想到原本相安无事的境况突生变化,张易竟先发制人,率大同军直逼青州。

    这让袁绍感到异常恼怒,同时又陷入困惑。

    “沮授,你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