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救援不及

    \"主公,魏军已经开始在汉中边境调动,至少十万大军压境。m.aihaowenxue.us\"诸葛亮神色凝重地向刘备汇报,\"如今我军主力被牵制,想要增援荆州,恐怕力有不逮。\"

    刘备握紧了拳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云长陷入重围吗?\"

    \"末将请命,率军增援荆州!\"马超上前一步,慷慨请战。

    诸葛亮却摇头道:\"此计不可。如今魏军虎视眈眈,若抽调太多兵力去援荆州,后方必定空虚。一旦魏军乘虚而入,局势将更加危险。\"

    李铭的密信适时送到,详细描述了荆州当前的危局:东吴不仅切断了所有退路,还在城中培养了大量内应。形势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

    \"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庞统说道,\"就算不能全力增援,至少要派出一支精锐部队,为关将军打开突围的缺口。\"

    诸葛亮思索片刻,说道:\"可以调动益州的部分精锐,从偏僻小路突进。虽然兵力不多,但只要能打开缺口,就能为关将军创造突围的机会。\"

    就在这时,又有紧急军报送到:魏军已经开始在汉中集结攻城器械,显然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而东吴那边则加快了对荆州的围剿步伐,似乎要在援军到达之前解决战斗。

    \"时间紧迫。\"马良分析道,\"若不能在三日内赶到荆州,恐怕就来不及了。\"

    刘备当即拍板:\"就这么办!马超、黄忠带领五千精锐,火速增援荆州。记住,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打开缺口,接应云长突围!\"

    两位将军领命后立即行动。为了赶时间,他们甚至放弃了辎重车队,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轻装急进。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东吴早已料到蜀汉会派援军,所以在各处要道都设下了埋伏。马超、黄忠的队伍刚进入荆州境内,就遭到了东吴伏兵的袭击。虽然凭借精锐之师击退了敌人,但也因此耽搁了宝贵的时间。

    \"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了!\"马超对黄忠说,\"必须找到一条捷径,否则等我们赶到荆州,恐怕关将军已经凶多吉少。\"

    黄忠同意这个观点,立即派出斥候,寻找可能的突进路线。然而,东吴的布防异常严密,每一条能通往荆州的道路都有重兵把守。

    就在这时,细作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东吴竟然说服了当地的一些山寨响应,专门阻击蜀汉的援军。这些山寨虽然实力不强,但他们熟悉地形,可以不断骚扰援军,让进军速度大大减慢。

    \"看来东吴是要彻底切断荆州的援军。\"黄忠叹道,\"不过他们也太小看我们了。就算前方有再多阻碍,我军也要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援军不仅要面对东吴的伏击,还要应付山寨的骚扰,更要与时间赛跑。每耽搁一刻,荆州的处境就危险一分。

    \"将军,有细作回报。\"斥候匆匆赶来,\"东吴已经开始对荆州发动总攻,关将军正在组织全力防守。\"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感到焦急。马超当即决定分兵两路:他率领一部分人马继续强攻,吸引东吴注意力;黄忠则带领精锐突围,争取尽快赶到荆州。

    然而,东吴的部署远比预料的更加周密。他们不仅在前方设下重重关卡,还派出大量骑兵,专门拦截可能的援军。马超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敌军的层层阻击下,进展异常缓慢。

    与此同时,荆州的战况也越发危急。关羽在城中苦苦支撑,但在内外夹击之下,伤亡不断增加。更糟的是,由于补给线被切断,军中已经出现了粮草短缺的情况。

    \"必须加快速度!\"马超焦急地说,\"再这样下去,等我们赶到,只怕荆州已经陷落。\"

    黄忠也深知情况危急,立即调整战术:白天小心潜行,避免与敌军正面交锋;夜间则抓紧行军,争取尽快突破东吴的封锁线。

    然而,东吴的将领们显然也经验丰富。他们不断调整部署,既不与援军正面决战,也不给他们突围的机会。就这样,一场争分夺秒的较量开始了。

    援军在重重阻击中艰难前进,而荆州城中的情况却每况愈下。关羽虽然奋力组织防守,但在敌军的猛攻和内应的破坏下,已经失去了几个重要据点。

    \"传令下去,全军死战!\"关羽下令道,\"援军一定会到,我们要坚持住!\"

    然而,等待援军的过程异常煎熬。东吴不断加大攻势,同时利用内应在城中制造混乱。一些将领已经开始动摇,认为继续抵抗已经没有意义。

    就在这时,探子报告:发现了蜀汉援军的踪迹。这个消息让城中将士重新燃起希望。然而,东吴的反应更快。他们立即调集主力,死死堵住援军可能的突破路线。

    \"必须想办法接应援军!\"李铭向关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