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暗中谋划

    林婉清看着萧逸尘为了此事日夜操劳,眉头时常紧蹙,仿若两道深壑横亘于光洁额头,眼底的疲惫之色一日浓过一日,原本灵动水润的眼眸如今布满血丝,神色间满是憔悴与凝重。m.wenqishuku.cc那挺直如松的脊背,也似被无形重担压弯了几分,举手投足尽显疲态。林婉清瞧在眼里,疼惜不已,仿若有细密尖针深深刺入心房,痛意蔓延至全身。她深知这场危机犹如悬在头顶的利刃,寒光闪烁,稍有不慎便会落下,将大周朝的安宁繁华斩得粉碎,山河破碎、百姓流离、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仿若就在眼前。



    思及此,林婉清决心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暗中助力,为夫君分担一二。她平日里待人亲和友善,心怀悲悯,仿若春日暖阳,温暖着每一个遇见之人。常深入民间体察疾苦,那泥泞小道、破旧茅屋、市井陋巷,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她亲见百姓为赋税发愁,为温饱奔波,为病痛煎熬,故而结识了不少江湖豪杰与三教九流之人。这些人或豪爽仗义,或狡黠机灵,或身怀绝技,在民间悄然织就了一张庞大且隐秘的人脉网。



    这些江湖朋友,有行走江湖卖艺为生的武夫,刀枪棍棒耍得虎虎生风,于各地集市穿梭往来,消息灵通无比;有经营客栈酒馆的店家,南来北往的客商皆汇聚于此,在推杯换盏、谈天说地间,便能探知诸多隐秘;还有那神秘莫测的镖师,押镖途中历经山川湖海、城镇乡村,眼线遍布要道关卡。更有那机灵聪慧的小乞丐,看似邋遢不起眼,实则机灵过人,于街头巷尾乱窜,什么小道消息都逃不过他们的耳朵。这一张张人脉拼图,组合成了林婉清手中强大的情报利器,犹如隐匿在暗处的触角,能探知许多常人难以触及的情报。



    当下,林婉清迅速激活这些人脉,将目光坚定地投向了敌国。她先是修书数封,交由最为信任的几位江湖挚友,那信纸绵软,字迹娟秀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信中言辞恳切,详述利害,恳请他们施展浑身解数,打通与敌国相关人士的联系渠道。几位江湖朋友接信后,马不停蹄,凭借多年行走江湖积攒的人脉与胆识,或乔装改扮,或巧言游说,历经波折,终于通过敌国边境的走私商人、流浪艺人等关键人物,辗转牵线,让林婉清顺利与敌国的一些贵族和商人搭上线。



    这些敌国的贵族和商人,长期饱受国君苛政之苦,仿若被囚于黑暗牢笼,内心积压着诸多不满,犹如蓄势待发的火药桶,只需一丝火星,便能轰然炸裂。原来,敌国近年来国君好大喜功,妄图通过对外征伐彰显武功,震慑四方,以满足自己膨胀的野心与虚荣。为筹措那数额庞大的军费,对内横征暴敛,税收层层加码,各种名目的赋税如雪花般纷纷砸向百姓。百姓苦不堪言,田间劳作一年所得,交完税赋后所剩无几,家中老幼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怨声载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许多贵族世代积累的财富被肆意搜刮,珍贵的珠宝玉器、田产庄园被强行征用,封地经济凋敝,商铺倒闭,佃户逃亡,往昔繁华不再。曾经引以为傲的贵族特权惨遭剥夺,连参与朝政议事的资格都被大幅削减,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君独断专行,自己的谏言如泥牛入海,利益受损严重,却敢怒不敢言,满腔愤懑只能深埋心底。



    林婉清敏锐洞察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仿若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觅得一丝曙光,当下与这些人秘密通信。她铺纸研磨,笔触轻落,字里行间满是诚恳与智慧,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心思和温婉笔触,剖析局势,晓以利害。她详述大周朝的实力与决心,点明敌国若执意开战,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又提及百姓苦难、贵族困境,句句戳心,引发共鸣,商讨如何巧妙从内部瓦解敌国那咄咄逼人的进攻意图,直戳要害。



    一番精心谋划后,他们敲定了详细计划。由敌国内部这些心怀怨愤之人率先行动,在市井街巷、茶楼酒肆等人群密集之地散布谣言。这些人平日里在民众中尚有几分威望,此刻他们神情凝重,绘声绘色地描述这场战争的惨烈后果:“听闻此次国君执意攻打大周朝,可那大周国力强盛,军备精良,军队训练有素,打起仗来如虎狼之师!咱这一去,无疑是自投罗网,定会陷入战争泥潭,想抽身都难呐!到时赋税更得翻倍地涨,青壮劳力都被拉去送死,田园无人耕种,颗粒无收,一家人都得饿死啊!”



    谣言仿若有着翅膀,如野火燎原般迅速在百姓间传开。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恐之色,恐惧与不满情绪如阴霾笼罩,人心惶惶。市集上,原本热闹的交易瞬间冷清,百姓们无心买卖,围聚在一起忧心忡忡地议论着战争的可怕,妇人们暗自垂泪,担忧家中男人被征召入伍;学堂里,先生们也无心授课,学生们嗡嗡议论,不安的氛围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



    与此同时,他们暗中勾结敌国负责后勤的一些小吏。这些小吏身处底层,平日里受尽上司欺压,俸禄微薄,还时常被克扣,本就心怀不满。如今得了林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