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时代的缩影

    一位大爷磕了磕烟袋,缓缓说道:“特别的物件?还真没听说过。www.zhhrzx.com就是这庙修完后,一直冷冷清清的,也没人来管,更没人来上香。”

    另一位大叔也在一旁点头:“是啊,晚上从那路过,心里直发毛,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你,所以大家都不爱靠近那地儿。”

    王奕微微皱眉,继续追问:“那你们知道这庙以前有啥传说不?”

    一位年纪稍大的大婶接过话茬:

    “我听老辈子人讲,这庙以前可灵验了,能保佑咱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後来也不知道咋回事,就慢慢败落了。”

    王奕点点头,心里暗自琢磨,这庙从兴盛到衰败,再到被神秘外地人重修,其中定有蹊跷。

    他们把庙顶修成宝塔式,破坏风水,和现在鱼群的怪异行为,说不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时,河里的鱼跳得更凶了,不断有鱼重重地摔在岸边,溅起一片片水花。

    也幸亏是王奕和村民们套了近乎,且冯灵灵很受大妈们的喜欢。

    因此在得知二人是途经此地,还没有落脚点地方之後,便纷纷热情的邀请二人进村。

    王奕在心中也暗自计划,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了解一下这个村子。

    从这座寺庙的风水来看,後期修改的宝塔式屋顶显然是在针对这个村子。

    王奕和冯宝宝随着村民们进了村。一路上,王奕留意到村子的布局看似寻常,却隐隐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感。

    房屋的排列杂乱无章,道路也蜿蜒曲折,彷佛刻意为之。

    进了村子,一位热心的大妈拉着冯宝宝的手,热情地说:

    “姑娘,你们就住我家吧,正好我家那间屋子一直空着,乾净得很。”

    王奕连忙道谢:“大妈,那可太麻烦您了。”

    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王奕和冯灵灵坐在炕头上,热情的老两口又是烧水,又是炖鱼,好不热闹。

    趁着这个机会,王奕也在跟大妈攀谈,期间就询问到了为何这村子的建造如此杂乱。

    大妈笑了笑,回忆着说道:

    “当年呐,那帮犊子玩意儿占领了营口,咱这嘎达一下子就沦为殖民地了。

    港口全被他们把控,还强征咱老百姓去挖矿,那日子过得,老遭罪了。

    俺们这村子也没躲过这一劫,可咱村的年轻小伙儿和大姑娘们,没一个孬种,都偷偷摸摸地组织起抵抗力量了。

    这村子里的房子,都是那时候重新盖的,曲里拐弯儿的,就是为了方便打游击,让那帮狗日的摸不着头脑。

    房子和道修成这样,敌人一来,咱撒腿就能跑,还能借着对这旮旯地形的熟悉,设下埋伏,冷不丁地给他们来一下子,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但後来啊,仗打得越来越凶,好多乡亲都牺牲了,村子慢慢就变成现在这熊样了。 ”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王奕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想到这村子竟然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不过转念想想倒也是,苦战的那些年,东北哪有容易的地方?

    他们在营口设立了伪政权,对当地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实行保甲制度,通过严厉的管控手段,对民众进行严密监视和镇压,限制民众的自由,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镇压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又对营口的经济进行了疯狂掠夺。

    他们控制了营口的港口,将营口作为掠夺东北资源的重要据点,大量的煤炭丶木材丶粮食等战略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

    例如,日本企业垄断了营口的纺织丶制盐等行业,挤压了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使当地的工商业遭受重创。

    并且为了更好的控制,他们推行奴化教育,试图磨灭当地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思想。

    在学校中,强制教授外语,灌输侵略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篡改历史教材,让学生接受殖民统治理念,从精神层面奴役营口人民。

    眼前的这个小村子,不过是那个时代整个东三省的缩影,哪个地方没点故事,如今的黑土地,哪里没埋着英雄骨呢?

    不知不觉间外面的雨已经停了,不过天依然阴沉的可怕。

    看着窗外昏暗且压抑的天空,王奕思量着目前的所有发现,心想着等雨彻底停了之後,他再去好好的研究一番此地风水。

    这毕竟是他加入749局后的第一次任务,也想完成的漂漂亮亮,起码掌握更多的信息后再进行汇报。

    可他不知道的,雨虽然是停了,但市气象局,却在加班加点,拉响了紧急警报,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临时召开。

    八十年代的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