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元首...第一批SS已经在路上了,他们马上就会到达基辅开始维持秩序,执行清扫行动。www.tecleading.com”希姆莱语气相当尊敬的回答道。
“嗯。”希儿闻言满意的点点头:“基辅是一座比较重要的城市,希姆莱你要多派点SS过去,将这座污浊的城市清理的整洁。”
此时的希儿理智现实回归,药物所诱发的副作用渐渐消失消失,他心中的怒火也不复刚才熊熊燃烧,只感觉自己一阵神清气爽。
看来莫雷尔博士的药物还是有些效果的,果然是自己慧眼识珠,能够发现如此优秀的人才。
“我明白的,元首。”希姆莱回答道。
“还有,希姆莱,把这名苏军大尉瓦列里的死讯挂在各大报纸头条上,广播里也要说,我要让苏联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战斗英雄,死!了!”希儿几乎是咬牙切齿说道。
他要狠狠打击苏联人的士气,尽管是战斗英雄如何,还不是死在德意志战无不胜的军队手中。
“另外,叫那名SS军官回到柏林,我会亲自在帝国的国会大厦前为他颁发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明白,元首,我会尽快安排好这些事。”希姆莱点点头,至于关于瓦列里是否真的死了...他倒是不担心,这次阿勃维尔负责传递情报的是潜藏在苏联境内的帝国高级特工之一,他的情报还算是比较准确的。
更何况这还是牺牲三名宝贵德国特工才得过来的珍贵情报,俄国人的报纸上也公开了枪决三名特工的消息,绝对不会有误。
这名苏军大尉瓦列里当真确实是死了。
“嗯...布劳希奇元帅,你觉得对伦德施泰特等人应该做何处罚?”希儿抬着眼,向端坐在一边,久久没有出声的陆军总司令问道。
布劳希奇元帅将手中的电报放在一边,尽管电报所写的内容将德军在基辅之战的表现吹嘘表现之相当精彩,又是歼灭苏军哪一支步兵部队,又是击溃苏军哪一支坦克部队,又是俘虏苏军哪个将领,只是种种战绩依旧无法掩饰德军在基辅之战中的失利。
这些浮于表面的战绩也就只能放在报纸上简单吹嘘一下德意志军队的强大,粉饰他们在战斗中的不利,其他作用一点没有。
希儿以及其他有经验的高级军官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的问题。
德军这次相比原历史损失的13万人多出去将近一倍,德军一共损失接近23万人,这还不算损失的坦克,浪费的弹药,以及科诺托附近被苏军反攻后炸毁的两小批补给.
更别提德军还放走接近30万苏军士兵离开基辅附近的大饺子,撤退这些士兵都能化作苏联未来抵抗德国的中坚力量。
敦刻尔克的教训还犹在眼前,大洋彼岸的英国由于有生力量保存较好,一直不肯投降,英军反而还在非洲战场上相当活跃的抵抗德国非洲军团与意大利的进攻。
皇家海军还在争夺地中海的制海权,这导致往北非运输的补给有不少都葬身鱼腹。
死不投降的英国给德国造成的麻烦实在太多了..而接近三十万撤出包围圈的苏军士兵呢...?
毫无意外的会给德国创造更多麻烦。
即使德军在基辅包围战中俘虏将近40万苏军,但放跑接近三十万苏军无疑是这场行动最大的败笔。
毫无疑问,苏军会用这场撤退来宣传胜利,就像敦刻尔克一样,英国将这场撤退宣传为“一场伟大的战略撤退”,首相丘吉尔也在大撤退后发布“我们将战斗到底”的演讲,这极大的鼓舞了英国全体国民与很多士兵,也让英国变的异常难缠。
苏联只会宣传的比英国更厉害,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前期的数场大型战役都以惨败告终,急需一场大胜来稳定人心。
基辅战役就是个好例子...虽然是撤退,但总体而言是个成功的撤退,不是吗?
所以希儿才会让希姆莱将瓦列里的死讯刊登在报纸上,就是为了打击苏军士气。
布劳希奇内心默默叹口气,怎么又轮到自己抗压了。
“元首。”布劳希奇元帅边斟酌着语言,边出声说道:“您也知道,这次失败很大归咎于前线的情报失误,阿勃维尔与东线外军处给出的情报并不准确,甚至在苏军突袭时,我们的情报人员居然说苏军的坦克部队还在布良斯克进行补给,另一份报告说他们在布提夫。”
“这不准确的情报很影响我们前线指挥官的判断,导致避不可免的会有意外发生。”
布劳希奇将情报不准确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