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其他小说 > 二战,我在苏俄当少尉 > 第245章 台风行动(二)

第245章 台风行动(二)

    古德里安的多点突破战术初见成效。m.lanyuezdh.cc



    苏军确实无法兼顾杰斯纳河与乌别德河这两条河边的各处沿岸,有不少河岸处的防线相当脆弱,德军一轮重炮砸下来,整块阵地几乎就报废了。



    大大小小的弹坑几乎直接将整块阵地构筑的战壕全给轰塌了,驻守在防线上的苏军也没有硬拼,非常听从上面的命令丝滑的向下一道防线撤退。



    截止到10月2号11点前,德军已经在布提夫附近搭设多个渡口,同时在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至科诺托一带的杰斯纳河沿岸多点突破,沿岸的苏军阵地几乎全被攻破。



    为了避免守在此地的21集团军旗下的61军主力部队被吞掉,彼得罗夫斯基自然是让部队依托防线徐徐撤退。



    他现在运用滚筒战术已经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只要他有足够的兵力,大概率是可以迟滞德军这次大规模进攻的速度。



    叶夫列莫夫将这块突出部交给彼得罗夫斯基进行防守,也是看上他这运用较为熟练一点。



    而守在布提夫附近的40集团军的部队则比较惨一点,他们兵力经过这两天的补充后依旧不算太充足。



    本身这支部队就是在前段时间刚刚成立的,兵力不足,经过基辅之战后部队本就不多的兵力还折损不少。



    要不是西南方面军精简人数后分给40集团军不少老兵,同时为了防守薄弱的侧翼,西南方面军特意给其提供两支编制缩减后的步兵师。



    负责防守侧翼的第40集团军情况会比这更糟糕。



    而且40集团军的波德拉斯中将对于滚筒战术还非常生疏,且由于各部队都是刚刚成立不久,部队整体缺少重武器,最重要的通讯器材相当缺少,各部队之间的沟通常常会出现纰漏。



    这也是前期苏军输给德军最严重的一方面,沟通迟缓,消息流通速度太慢。



    临近部队被突破的消息往往要半小时或一小时以上的时间才会传到另一支部队的手里,那时候德军早就扎穿苏军防线,向后方包围了。



    也是因为如此,守在原地的苏军往往会被德军包上饺子。



    波德拉斯中将为了应对这一缺点,要求各支部队设立大量的传令兵,他们配备有一匹马亦或者是自行车。



    保险起见,传令兵会按照三人为一组,确保消息在通讯有问题时能够传达到各部队。



    不过为了让每支传令兵小组都能有一匹马或者自行车,每支传令兵小组都必须得有一到两个人是用跑的。



    只是这样依旧会有消息沟通的延迟性,这也让多点突破的德军抓到了机会。



    休养完毕的帝国师一举突破布提夫侧面与另一侧突破苏军防御的第28摩托化步兵师遥相呼应。



    德军工兵小组也开始迅速在乌别德河处搭设浮桥,第三装甲师与第十一装甲师也早已蓄势待发。



    守在布提夫这座小镇的苏军顽强抵抗,他们击退帝国师与第28摩托化步兵师的两次进攻。



    帝国师与第28摩托化步兵师在重炮和少量飞机掩护下成功在布提夫后方会师,将守在小镇内,没来得及跟随大部队撤退的两支苏军步兵团围困在其中。



    但他们并没有固守布提夫,而是在德军意料之外的自28摩托化步兵师一侧发起猛烈进攻。



    而德军也从从未预料到居然还有苏联飞机会帮助这支苏军进行突围,苏联一支轰炸机小队投下炸弹,将没有防备的德军防线炸开一个小缺口。



    两支苏军步兵团与残余德军进行一场苦战,在牺牲不少士兵后,成功从缺口突围。



    而负责掩护轰炸机小队的两支小型的战斗机编队与德军少量的飞机展开了一场空战。



    ...



    双方战斗机的身影在天空迅速靠近,十数架伊-16与德军bF109战斗机组成的小编队混战在一起。



    战斗机引擎的轰鸣声与不断响起的机枪声不断自天空上响起。



    没过一分钟,两架伊-16燃起黑烟朝着大地直直落去,像是两支坠落的雨燕,它们无法控制方向的翻涌着。



    bF109战斗机作为德军的主力战斗机在二战初期是非常先进的,技术达到了当时活塞式战斗机的最高水平。



    德意志的先进技术让bF109的性能远远优于波兰的pZL战斗机,法国的406S战斗机与英国的“飓风”战斗机。



    相比之下,在30年代就被苏军开发出来的伊尔-16确实远远落后于德军的b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