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一切伟力,归于智能实验室
“来啦坐。m.qinyuanshu.cc”
林云跟陈冬严教授几人打了个照面,然后余霜上前给他们人手一份资料。
常温超导材料的合成过程、原理解析,还有原子层面的结构分布猜测。
顺带地,余霜让他们再签了份人生保密协议。
尽管这材料目前还只是在林云的智能工厂生产中,连试制品的测试都没有开始,甚至上面都还没有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
但事关重大,这些不必要的流程都可以忽略。
可安排培养些相关人才,余霜也是支持的,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一出。
“这,这,这……”
严教授德高望重,而且跟林云还算熟悉,不过饶是如此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跨度有些大了吧,虽然严教授才刚调过来接手凌云实验室的材料实验,可多少也对以往的实验和结果都有足够的了解。
在超导方面,是在逐步往前走,可要说一气呵成……林云不应该是这么自大的人啊。
但看守在旁边的余霜,拿出来的作风,严教授开始怀疑起他的专业判断。
“林,林教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严教授含糊过去,“所以现在是准备以这份资料为准,做出成品来测试性能参数”
这也是常规流程了。
“已经在走量产流程,过两天就会有几份样品到你们手上,喊你们过来的意思,是让学习学习。”
林云解释了一下。
纯真人助手,的确很难赶得上小智带来的帮助。
别看实验室现在各种人员配备充足,可就效率和成果来说,远远比不上小智的贡献。
好在这种情况小智早就有所预见,实验室里面的大部分资源,都是由小智直接主持进行实验分析的。
否则常温超导材料,也不会这么快面世。
就是这部分的资料,别说给严教授陈冬他们开放了,即便将人手遍布凌云实验室的余霜,对此都不清楚。
“直接就定义为有效吗林云,这在学术界上都没有定论的东西,而且从各国秘密研究的方向,还有可能藏着的技术储备来看,种种证据可都表明常温超导技术,跨越了三十年。”
紧皱眉头,严教授不知道林云是不是在放卫星,但他得做出科学评判。
至于什么是中肯意见
那就是常温超导技术,基本不可能在当代实现,技术跃迁是有征兆的。
严教授对手里的资料看得很快,不过翻完后并没有多少领悟。
何况以林云在材料学上的造诣,哪怕是作假,都能整出百分百逼真的资料。
一切,得用大量的真实实验来说话。
可严教授从以往的实验记录来看,并没有找到类似,或者有一点相同的成熟合成材料,能切合常温超导属性。
所以这又是个头脑风暴成品
或者说那些好的实验记录,已经被保密
简直无稽之谈。
“还是有征兆的,这是基于石墨烯的碳材料技术,往前走几步,就到了常温超导领域。”
林云有些感慨,这东西确实会者不难,在消化完小智处理精简过后的数据,林云发现制衡科学发展的,是想象力。
当然,不是空想,是带有科学思维的畅想。
“还走几步,走半步都能拿诺贝尔物理奖了好不好。”
严教授无力吐槽。
这常温超导要是能实现,诺贝尔怕是都压不住林云,那得专门建立个林云奖才行。
如此性能的材料,不止是掀起新一次科技革命的地步,而是直接完成这轮科技革命,再然后就是继续和平与发展地好好消化。
“所以才不能慢慢拿出去,得等我们用起来,再逐步放出去,你说是吧余姐。”
考量到必要因素,林云肯定得先吃第一口蛋糕。
“有这个原因在,严教授您就不必再对技术有所质疑,执行即可,等到分析测试结果出来,常温超导材料的量产,会再上几个量级。”
余霜点点头,有些逾越地直接下达了指令。
“你,你们,哎。”
不知道该怎么说,严教授有些惆怅。
“别这么没信心好不好,严教授你这是在鄙视我们之前的成果,我感觉林教授提出的就很合理,排除不可靠的方向,剩下的不就是正确道路”
陈冬几人到现在,才大致看完资料,初步理解了林云的常温超导思路。
比较强烈的感觉,就是这东西肯定不是随便瞎弄出来的。
和林云之前的想法,一脉相承嘛!
那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