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坐在金明池钓鱼的宋城不禁打了一个喷嚏。m.ruxueshu.cc
今日他约着几个好友出场踏青,顺便钓鱼,然后野炊,吟诗作赋
京城春天来得早,漫山遍野的桃花开的灿烂,是三五好友相约出游,喝酒吟诗的好时节。
至于他给宋玉写的那封信,是裴乐瑶让他写的,而且要把自己写的格外悲惨。
他也不知六公主打的什么主意,只能照做。
裴乐瑶知道宋玉要独挑大梁,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难免会出现懈怠和胆怯的情绪。
他知道宋玉的能力,比孟广元还要更强一些。
之前宋玉都是在她的安排下做事,虽然也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时候,但为数不多。
这次她把宋玉调到临安县,就是让他挑大梁,让他以一个大周人的思维发展一个县城的经济,进行产业改革。
她尽量不参与,将极大的主动权都交到宋玉的手中。
只有宋玉成功,才算是她的实验真正的成功。
只靠她自己一个人,大周一共将近两千个县城,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就是她白天晚上不睡觉,一直在做事,也做不完。
好的领导,培养人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他得让宋玉知道,在她手底下做事没有人轻松,要让他有感同身受的情绪。
她也得给宋玉打鸡血,进行精神催眠,让其加大马力去做事。
宋玉将宋城的信放在一边,然后又将裴乐瑶写给他的信打开。
“子怀安好……”
宋玉字子怀。看到这四个字,宋玉肃然起敬。他是什么身份,值得公主殿下对他如此尊敬。
“你对我的安排可能不明深意,但我知道,你一定会尽力去做。”
“但尽力去做,与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去做,还是有区别的。”
“你跟在我身边也有几年,在上饶县历练过,你也知道大周的赋税制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大周人多地少,赋税沉重,百姓不能负担,有很多百姓为了逃避负担,宁愿做流民,也不愿意在官府登记户籍。”
宋玉是真真切切与上饶县的老百姓打了两年交道,百姓对大周的赋税制度怨言已深,宋玉看在眼里,听在耳中。
百姓不愿意交税,他们没有分到田地,连自己都无法养活,却要承担很沉重的税负,有很多人为了逃避税负,直接抛弃田地,隐姓埋名,逃往他乡做流民。
人口增加,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手中没有土地,却还要缴纳赋税,自己都要饿死,身上的税负却没有免除,百姓自然不会乐意。
他们没有胆量对抗朝廷,所以就选择了用脚说话,开始离开家乡,成为流民。
可以预见的是,这种赋税制度如果不改革,流民越来越多,而交税的百姓越来越少。
天下的聪明人数不胜数,读书人更是不计其数。
这个制度早已无法实行,这些人却不站出来指出,只能说明他们不敢,或者说,前面有人说出口,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所以,后面的人便选择了沉默,做了沉默的大多数。
毕竟能为与自己无关的人发声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周的兵制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宋玉是读书人,虽然没进过军营,但也对兵制有所了解。
之前兵役是终身制。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当兵,到老了都要在军营里,都要由朝廷养着。
朝廷要发给他们土地,还要给他的家里减税。
可这些兵打仗的时候有用,不打仗的时候每日吃饭都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于是,朝廷便不再扩大这种类型的兵制,采取了临时征召的方式,需要的时候便征召一批人来打仗。
打仗的时候给银子,像是雇佣兵。
打完仗,哪里来的还回哪里去。
这些人打仗都是为了钱,根本没有信念可言,遇到比自己弱的队伍还可以,可一旦遇到了强敌,就如一盘散沙。
这些人平时不在一起操练,作战的时候很难协调,战斗力不强。
与其说他们是士兵,不如说他们是亡命之徒。
“大周的问题如此之严重。”
宋玉的情绪完全被裴乐瑶的内容调动起来,跟着她的情绪走,也就落入了裴乐瑶给他设计的圈套。
“宋县令所要做的事情才无比重要。”
“大周需要改良。”
“上饶县改革的成果你也是看到的,如果大周每一个县都如上饶县一样,那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
“改革能不能有说服力,能不能继续推行,光靠一个上饶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