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求官

    翌日一早,张启年穿着官袍去勤政殿见皇帝。m.aihaowenxue.us

    “张大人……”李莲见到张启年,笑容温和。

    “多年不见,李公公风采依然。”张启宁微笑着与李莲闲谈。

    李莲温声说道,“多年不见,张大人发福了。”

    看来张大人离开京城之后日子过得不错,比离开之前胖了许多,脸色也更好看了,精神状态也更好。

    张启年微微颔首,两人来到勤政殿外,进门之前,李莲压低嗓音说道,“张大人,勿要提立太子的事情。”

    张启年一时无语。

    从昨日见到梁先生便开始提醒他,好像他还是当年那个一心要立太子的张启年。

    每个人都觉得他会与皇帝顶着来,好像他这一次回来目的就是为了痛斥皇帝这几年的奢靡生活。

    不过张启年还是很感激的。这都是为了他着想才会这么说的,要不然何必提醒这一句。

    张启年进入勤政殿。这以前是他每日几乎都要来的地方。

    一晃几年,恍如隔世。

    地板好像是新换的,摆设也都比以前更奢华了,勤政殿中竟然也摆了娇艳的花。

    虽然他对花的品种不太熟悉,想来应该不是凡品。

    皇帝端坐在龙案后。张启年规矩的行礼之后,皇帝给张启年赐了座。

    皇帝面色严肃,张启年也没有客套,规规矩矩的汇报了这几年在汝州做的事情。

    兴修水利,防洪赈灾,推广新的良种,兴办学校,广修桥,广铺路,建了砖窑……

    皇帝听着张启年的禀报,偶尔也会打断,提问两句。张启宁详细做了回答。

    皇帝神思恍惚间,好像回到了自己还是皇子的时候。

    那个时候遇事不决,便来请教张启年。张启年是他智囊团中最重要的人物。

    那个时候他也是如此。他问,张启年回答。张启年总是能给想要的答案。

    张启年汇报完自己的政务,勤政殿内一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皇帝看着张启年,心里想,即使他痛斥自己的奢靡生活,看在他辅佐自己登基的面子上,他也不会与他计较。即使再提立太子的事情,他也不会生气。

    张启年见皇帝一直不开口,便打破沉默,“听说陛下这两年总会感染风寒?”

    皇帝没想到张启年开口竟然关心他的身体,心中一颤。

    他看张启年却比离开京城之前发福了一些,精神状态也更好。

    “朕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皇帝说道。

    “那就好……”张启年声音温和,“陛下也要保重身体。”

    “先生也要保重身体。”

    皇帝这一句先生是有所触动的。这是在皇子府的时候才会给张启年的称呼,已经多少年都不这么叫了。

    姚仁美与张启年在皇帝心中的差距,就在于皇帝最艰难的时候,是张启年陪在身边,姚丞相终究是太晚了一些。

    皇帝看着张启年,“先生将汝州治理的很好,凭借先生的政绩,回到朝堂也是可以入阁的。”

    张启年微笑着摇了摇头,“臣太老了,没有精力再辅佐陛下。臣如今觉得,能为一方谋福利更好……”

    张启年的诉求也是皇帝想要的结果。

    “先生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不知先生想去何处?”

    张启宁看向皇帝说道,“不知京西南路安抚使可有人选?”

    皇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张启年还是最了解他的人,这也是他想让张启年去的地方。

    汝州在张启年的经营下,税收比之前翻了将近一倍。

    而京西南路是汉中平原,是大周最重要的粮食产区。

    如果张启年能将此处经营好,再将利税翻上一倍,那么,他的国库将会充盈许多,不会像现在,想用钱的时候总是显得捉襟见肘。

    “这也是朕想让先生去的地方。”

    张启年确实有治理的才能,曾经位居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将他的任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治理一个州府实在是太屈才了。治理整个京西南路也会游刃有余。

    皇帝也为了朝堂平衡,不论是几位皇子,还是姚丞相,都是在京城。

    他需要在地方也培养一股势力,分散京城的权利,与姚丞相形成制衡。

    现在看来,不论大皇子还是三皇子,在姚丞相面前都没有竞争力。

    而张启年是姚丞相的死对头,以前两人也是针锋相对。

    皇帝自然也认可张启年对大周的忠诚。

    不论他主张立太子,还是让他勤政,节俭,都是为了大周更加强盛,没有半点私心,这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只是他现在不愿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