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兰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问今天他们去领导家拜访的事情。m.wannengwu.com
人都是这样,活了大半辈子,能与一个自己一生都说不上话的人沾点边,这八卦是怎么都要聊一聊。
什么长啥样啊,房子多大啊,说了什么话啊,都是话题。
夏黎都一一作答,顺便还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
不过并没说自己与洪老说的事情,更多是说她哥和洪老的对话。
比起儿子遗憾不能上战场,姚兰是庆幸儿子不能上战场。
失联这么多年了,要是又去打仗,不知道生死,她是真的难熬。
夏黎知道这场战役下个月就会结束,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对象上战场的,哪怕战争是下一秒结束的,只要没有自家人确切的消息,这一秒就是担惊受怕的。
这要放几十年后——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年轻人,反而在网上不断的鼓动战争。
傅明晖确定夏黎跟洪钧涛提醒了那个问题之后,也就放心了。
大战很快就会结束,但是双方接下来并不会停手。
不然他上辈子也不会在今年秋天就结束了一生。
历史有太多的人,很多人甚至都不会被记入历史。
当认识他的人也都离开的时候,就再无人记得他的名字。
普通人的人生大概都是如此吧。
夏黎也没去伤感,现在的命运已经在改变了,她总不会还按时做寡妇吧?
不过现在的她还是有了点小小的不同。
至少她的名字知道的人多了点。
史老师说他们研究的生产方式已经开始投入生产的时候,那激动的样子,简直就跟后世有人中了彩票一样。
“夏同学,首都化肥厂那边的意思是,你要是想的话,他们可以给安排两个工作名额,想要你去那里上班。”
史老师知道夏黎在云城有单位,并不愁工作,但是能在京市有一份工作,肯定比回云城强。
夏黎感觉自己真的是香饽饽,过年之后都是橄榄枝。
“让我去上班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安排两个工作名额?”因为这时候工作是真的难找,那些给自己抛橄榄枝的居然抛的都是双数,夏黎有点儿好奇。
史老师一副你怎么这都不知道的表情:“你爱人不是跟你一起在上学吗?毕业了刚好把你们分配在一起。”
夏黎懂了, 怕她跟对象跑了,不如把她对象也留下。
不得不说,这时候也有这时候的人性化。
不过她不想去化肥厂。
“虽说你们还有三年多才毕业,但你这拒绝得也太随便了,他们可是能给你开58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史老师觉得夏黎的才能就该去化肥厂发光发热。
58块钱工资这时候看似不少,但对夏黎来说并不多。
以前她对当工人有误解,觉得就是一杯茶,一份报纸就能磨一天的洋工,节假日也都能按时放假,福利还特别的好。
但现在她很清楚,能享受那种待遇的人太少了,绝大多数人干的都是苦活累活,为了赶工,什么三班倒那是说上就要上,甚至还可能吃睡都在车间里。
是的,明明家属楼就在厂子里,为了赶工,有的人也会选择不回家。
在乡下,她见过田边搭着脚休息的汉子,脚板坑坑洼洼的,里面还有沙土。
乡下天气好点,很多人都不穿鞋直接家里田里的跑,那些沙土直接嵌到皮肉里面,不用针细细的挑,都弄不出来。
因为第一次看到太过惊奇,她还盯着人家脚板看了好一会儿,结果那几个一起歇脚的人脚都是这样的,就跟不知道痛一样,大家就一句话:习惯了。
城里的工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她在化工厂上班的时候就见不少人皮肤粗糙得不像话,明明很少晒太阳,皮肤却是暗黑的。
还记得第一次见左婶的男人,那双手千沟万壑,油污顺着手指的纹理完全浸到皮肉里面,哪怕看着他用肥皂洗手,那些污垢也都洗不掉,食指和拇指还都已经变型了。
她两种苦都吃不来。
还是想找那种一杯茶、一份报纸就能轻轻松松上一天班的活。
工资低点也没关系,只要有医保就行了。
现在的职工看病基本不要钱,每个时代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