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个保险还行吧!

    第二天。www.depulinong.com

    

    宋寒还在研究室里和两个研究生打造他的新式法器的时候,

    

    王大富跑过去将他拉了出来。

    

    “宗主,顺运公司的老板将咱们第一批转运的集装箱送来了。

    

    人家千里迢迢想来酬谢一番,说有事要跟你商量,

    

    我和徐长老拿不定主意,还是要你小人家出面才行。”

    

    宋寒闻言有些纳闷;

    

    “啥事儿你们两个还拿不定主意?”

    

    等宋寒赶到会客室的时候,徐贵生正在招呼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看茶。

    

    虽然对方一身西装革履带着眼镜,但还是难掩神情中沾染的一丝匪气。

    

    徐贵生看到宋寒赶到后,连忙起身,向对方介绍。

    

    “这位就是我们青云宗宗主。”

    

    宋寒被徐贵生抱着放在了茶几的主位上,在背后钢铁狰狞的太极图衬托下,一身的白大褂也变的仙风道骨起来。

    

    就是看起来有点不正经。

    

    在市面上打探过一番消息,王总可不敢轻视宋寒的年龄,连忙起身见礼。

    

    宋寒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什么事拿不定主意,还要本座出手?”

    

    王总有些紧张的搓了搓手;

    

    “是这样的小宗主,本来我是代表我们公司前来答谢一番咱们青云宗对我们顺运公司的信任,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大笔生意。

    

    刚才听徐经理说,咱们青云宗最近打算涉足风险投资领域。

    

    不知道你们对物流行业怎么看?”

    

    宋寒闻言一愣;

    

    “你的意思是?”

    

    王总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但语气中还是有些紧张;

    

    “我们顺运公司是93年成立的,那时候咱们国内改革开放不久。

    

    香江很多制造业都搬迁到了咱们国内进行生产。

    

    人员的交流和产业的转移,催生了他们很多往来信件的需求,包括银行文件、运输单证等物品转运服务。

    

    那个时候我看到了机会,就从家里拿来十万块钱注册了顺运公司专送快件。

    

    借助这股东风,我们公司发展也算顺风顺水。

    

    只是现在,市面上很多人看到了机会,都开始插足两地的快件运输,竞争扩大。

    

    我们顺运就想趁机扩大规模,但苦于没有资金。

    

    所以想问问小宗主,对我们顺运公司怎么看?”

    

    宋寒闻言眉头一挑,他认真端详了王总的面容,看了一会后小手猛一拍桌子;

    

    “这个项目本宗主投了。”

    

    宋寒的话让王总愣了半天;

    

    “这么草率的吗?”

    

    宋寒闻言皱了皱眉头;

    

    “我都看了半天了,哪里草率了?

    

    你们要多少钱?”

    

    王总一时被宋寒的操作搞懵了。

    

    他看了看徐贵生,又看了看宋寒,见徐贵生和王大富两人都面色平静,不像是开玩笑。

    

    忍不住小声开口;

    

    “现在整个珠三角与香江的两港转运,大多数都是点对点的模式。

    

    这种模式下,外来者插手成本较少。

    

    我的想法是在深市成立公司总部,将公司经营范围扩大这整个珠三角各省,在香江制造业转移国内的生产基地,都开设相应的服务网点。

    

    用规模打造相应的品牌效应。

    

    只是物流转运的资产配比和场地建设花费较高,算是重资产行业,投资规模比较大。

    

    我们计划拿出公司30%的股份,融资两亿人民币,进行规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