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学习江浙模式

    杨广科聆听完肖邦的一番话后,眼中闪烁着满满的赞许之情。m.sanguwu.cc“肖邦啊,你说得很全面,也很深刻。真不愧是宁京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高材生!



    看来,之前有很多的东西是我想当然了。



    原本,我认为只要让客商看到我们安州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在酒桌上热情款待,便是给予了客商最大的诚意。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招商引资已经进行了多年,众多投资商前来参观考察,但最终都大多仅有投资意向,而真正选择在我们安州投资的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转而去了南方。”



    原来我还是没有弄明白,我们已经给予了他们最大的诚意,可他们为何还是不愿意在我们这里投资呢?三免两减半的政策我们也真正落实了呀。



    然而,现在我明白了。真正的根源还是在于我们的思想没有转变。



    我觉得成立政务服务中心的这个设想无疑是非常好的,我也偶然听到一些企业老板抱怨说,审批的手续太过繁杂。



    有了这个政务服务中心,就能够精简掉许多不必要的环节,相应的吃拿卡要之类的事情也就会减少。



    你提出的这些想法极具建设性,特别是涉及高校合作以及民办大学的相关部分。这个等咱们回头再聊。”



    王乐伟也跟着点头,“是啊,这确实是我们之前考虑较少的方向。不过这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还要考虑财政预算等多方面因素。”



    肖邦认真地说道:“是的,杨书记。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想要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效,就必须要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



    而营商环境的优化,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变,尤其是要从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进行转变。



    在这方面,江浙省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沿,遥遥领先。江浙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上有着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比如,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江浙省大力推行“一网通办”改革,将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打破了信息孤岛,企业只需登录一个在线平台,就能完成所有注册登记手续。



    原来繁琐的纸质材料提交和线下跑腿,如今都被便捷高效的线上操作所取代,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办的时间,有的企业甚至在一天之内就能拿到营业执照,顺利开展经营活动。



    在项目审批上,江浙省实施了“最多跑一次”改革。



    他们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审批机制,整合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审批流程,将原本分散在各个环节的审批事项集中办理。



    对于一些一般性项目,企业只需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审批,避免了企业在不同部门之间反复奔波,提高了审批效率。



    同时,通过优化在线审批平台,实现了审批过程的实时跟踪和查询,让企业能够清晰了解审批进度。



    此外,江浙省还建立了专门的企业服务热线,24小时在线为企业解答疑问、解决问题。



    无论是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还是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企业只要拨打热线电话,就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回复和帮助。



    而且,政府还定期组织政企交流活动,搭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活动中,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的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现场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企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信心,也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觉得杨书记可以带队到江浙省去考察学习一番,就能感受到江浙那边和我们的不同之处了。”



    肖拥军这时也缓缓开口说道:“杨书记,乐伟,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作为一个长期在商界打拼的人,我对这一转变是举双手赞成的。



    你们知道吗?以前啊,经常有下属跟我抱怨,说去了相关单位办事,这个问题不好办,那个手续又难办。遇到这种情况,我还得亲自打电话联系各大局局长,拜托他们帮忙协调协调,这样的事情才能办得快一些。



    可是啊,咱得站在那些毫无背景关系的投资商角度想想,他们面对这种情况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他们满怀期待地来到我们这里投资,一心想着为安州的发展出份力,可却被这些繁琐的手续和难办的事儿给绊住了脚步。



    他们心里得多憋屈,得多生气啊?我都能想象到他们那无奈又沮丧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