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告别京城

外院守卫。且由于路途遥远,侯爷还拜托友人从镖局寻了几名功夫好的压镖人,一路随行,保护女儿的安全。

    这一趟,文欢表面上是为了探望祖母,在祖母身边侍疾,但与她亲近的人都知道真正的缘故。

    天初与天心一路上都有些慌乱,时刻将帷帽扣在文欢头上,生怕她被人看出。

    反倒是文欢,自出了门后便拿出了上一世独自在宫中时的那份淡然与自立,井井有条地吩咐着下面的人将东西码好。

    由于从京城到辽州几近横跨整个大庆国土,若是全程陆路,恐颠簸到最后人会受不了,故而安排的路线是先行水路至豫州,在从豫州坐马车一路前往辽州。

    几人登了船,进了舱房,天初小心翼翼将窗户等关上后才敢把文欢头上戴的帷帽去掉。

    天心则是找船老大借了炭火,在房中燃起了小炉子,煮起饭来。

    “姑娘,行路不便,故而饭食上有些简陋,望姑娘不要嫌弃我的手艺。”

    文欢看了一眼菜色,应季的瓜果,晶莹的粳米饭,还有一盅甜的汤水,如果这都叫做简陋,那自己上一世在宫中吃的算是什么?

    她让二人把饭菜放在房中最大的一张桌案上,二人刚准备站在一旁伺候她用饭,却被她一手拉住。                                                “坐下一同用饭吧。”

    二人忙摇头,天心更是涨得脸通红。

    “姑娘,这,这饭菜是不合您的口味吗?”

    文欢摇头,“你们愿意陪我一同来这辽州我已是很开心,你们真心待我,我必然也真心待你们。”

    二人虽还是有些犹豫,但还是经不住文欢再三规劝,终是坐在一起用了饭。

    在船上的时间过得很是漫长,每日除了在舱房内读书习字,便是坐在窗边看着江水翻涌。她又不爱做那些针线活,只能日日将心思放在书本上,一路下来,竟通读了所带的所有书籍。

    两个丫鬟也呆的无比烦闷,但又不敢随意外出,只得趁着船舶靠岸补给物资的时候轮流下船,买些瓜果蔬菜等。

    两个月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待到到达豫州下船的那日,文欢久违的再次踏上土地,竟脚下虚软,险些跌倒在地。

    这时,旁边有一个人忽然伸出手扶住了她。

    文欢带着帷帽,并没有看清那人的相貌,只听得那人声音舒朗。

    “小心。”

    一旁的天心如临大敌,忙将自家姑娘拉至自己的身后,虎视眈眈看着那人。

    那人也不欲计较,只是轻轻笑了一下后便转身离去。

    天心见他走远,长长舒了一口气,文欢见她一路谨慎,现如今都离京城这么远了还没有松下来一点点,不由为她觉得累,轻声劝她不必如此紧张。

    ===

    京城。

    一个月前,宫中便下了选秀的消息,如燕离那日所说,在选秀消息放出的第三日,一道宣侯府三姑娘入宫的太后懿旨便到了安远侯府。

    侯夫人楚清亲自入了宫,与太后解释,只说是自家婆母病重,文欢替家中去往辽州侍疾了。

    太后自然不信,冷笑着说他们侯府现如今胆大包天,竟敢拿这种事情搪塞自己。

    楚清不慌不忙,将自家婆母病重后想见自家孙女的书信呈给太后。

    书信是文欢走前便伪造好了的,此时拿出来,无论太后信与不信,至少面上不会再为难他们侯府。

    楚清刚从太后的慈宁宫走出去,一旁屏风后,柳思文面带憎意从后走出。

    太后微微斜睥了她一眼,“哀家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竟非要让她一个已经定过亲事的女子入宫,且她那模样,入了宫只怕会给你自己添麻烦。”

    柳思文立马换上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姑母,这文三姑娘向来跋扈,明里暗里不知道欺负过侄女多少次,我便想着她若能进宫,在姑母您的手下面,必然会学会低头二字。”

    太后对自家人一向护的紧,也愿意给自家孩子撑脸面,故而柳思文月前求到她面前时,她未加思索便答应了。

    这安远侯府一向爱与忠勤伯府作对,能磋磨到他家的女儿,太后也欣然乐见。

    只可惜,这文三姑娘运气属实好了些,还未来得及入宫便已经不在京城了,此番就当她逃过一劫。

    但下次便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