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逆贼



    城外,左玉郎很快便收到了诚王的指示,他将书信交给文瑜。

    文瑜细细看了一遍后,随即露出一个笑容。

    上钩了。

    城外众人等了许久,就为了等一个发兵的理由。诚王一直躲在太和殿内,虽说他谋逆的证据确凿,可是天下百姓并不知情,若是贸然开犯,恐诚王还能找到理由逃脱。

    学子们都出自民间,苦读诗书多年,正待下次科考,便可以为家人争光,而此时诚王先忍不住了,派出手下军队对手无寸铁的学子们进行镇压,这无疑是触碰到百姓们的逆鳞。

    左玉郎听从指挥,带着兵马到了皇城跟前。百姓们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只说是那些学子们斥责诚王狼子野心,竟要被统统拉入大牢,并取消那些带头的人的科考资格。

    百姓们本来对这件事并没有过于在意,毕竟无论谁当这个皇帝,只要百姓能吃饱穿暖,生计不愁,便也与自己无关。

    可是学                                                子们乃是百姓的希望,一家人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培养出的一名学子,还未入仕就遭此劫难,更何况学子们做的并没有错,国君危难,伸张正义乃是天下每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诚王因此发难,更是绝了自己的后路。

    此时还有人在街头宣言圣上是如何宽待文人,又是如何重视新科学士的,两相对比,即便是百姓们也察觉到,若当真让这劳什子诚王做了天下之主,自己日后的日子并不会好过。

    于是百姓们蜂拥涌入皇城,围在巍峨壮丽的宫墙外自发组成人墙,不让左玉郎带领的军队靠近。

    诚王吩咐左玉郎,无论如何也要将那些闹事的学子们拉下去,更是要把那几个带头的人关入大牢审问,看看背后有无人指使。

    可左玉郎本就与文瑜等人站在同一阵营,本来还在想着用什么借口拖延时间,此时一见百姓们围城人墙,更是命军队众人不得伤害百姓,只原地待命即可。

    诚王在太和殿内等了许久都未曾见左玉郎带兵进来,他欲派人打听,可不知为何,他的人走到太和殿门前时,门口守卫的侍卫竟然不放人。

    诚王听到下面人回来禀报,说是守门的侍卫被换了一批,他也愣了一下。

    诚王亲自走过去,门外的侍卫依旧不给开门,只说是外面此刻混乱,接到左首领指示,为了保护诚王殿下安全,这才关了殿门。

    理由虽冠冕堂皇,可是诚王却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味。

    他有些不安,但是太和殿前前后后都被重兵把守,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即便是一只鸟,此时怕也插翅难飞。

    外面喧闹声依旧,其中还有些兵器碰撞的剧烈声响,他便从声音中判断此刻的战况。

    诚王提心吊胆,听着外面的交战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他此刻的后背已然惊出了一身冷汗。

    因看不见外面状况如何,也并不知道这战胜的一方究竟是自己的人,还是其他的什么人,诚王此刻绞尽脑汁,自己不但将京城的时候兵马尽数掌握在手,更是派五马指挥使出京去迎接鞑靼的军队以及被收服的燕家军,无论如何,这一战败的也不该是自己。

    这样想着,他的心也定了许多。

    待到外面最后一丝金器交鸣的声音殆尽,太和殿的宫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诚王捏紧扶手椅的手掌猛然缩紧,不可置信地看着走进来的人。

    “如何?不敢相信此刻进来的人竟是朕?”

    一道熟悉且威严的声音响起,诚王死死盯着那个一身黄袍,头戴玉冠,朝着自己走来的人。

    来人正是大庆的皇帝,萧佑。

    萧佑面容威严,面色与之前相比更甚,声音苍宏有力,中气十足,丝毫看不出久久缠绵于病榻的模样来。

    诚王凝视着这个许久未见的兄长,看着他身旁身着华服的皇后,以及年纪虽小却能有着一股睥睨天下苍生之势的侄儿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