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罪责有四



    他又想到自己醒来时,见到自己的发妻,发髻上首饰全无,只是插着一根和田玉素钗,衣着朴素,端着药碗,亲自衣不解带照顾自己。

    自己期盼了多年的亲情,不早就在他们身上寻到了吗,又何必苦苦抓着过去的影子不放手。

    想到这里,他毅然决然吩咐,将诚王先行押入大牢,待到秋后问斩。

    说罢,看也不看诚王一眼,便自顾拂袖离去了。

    *

    京中这小小的动乱在京城五马总兵首领左玉郎的指挥下,很快便结束了。左玉郎现已升为京城总兵统帅,而之前那位倒戈诚王的首领此刻已然死在了前往辽州的路上。

    聚集在宫城内外的学子与百官们听说圣上痊愈,并且一早预料到会有人趁乱谋反作势,早早安排好了人马,护卫京城百姓的安全后,发自内心觉得这位圣上英明神武,是一个千古名君。

    百姓们听说圣上亲自将逆王押入大牢,                                                等候秋后问斩后,一个个自发走上街头,为圣上的决策感到敬佩,朝着宫城的方向磕着头,为圣上祈福。

    与欣欣向荣的众人不同的是,诚王的那些党羽们听说圣上病愈,诚王被关押后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如受惊的鹌鹑一般在家中不敢出门。可是还不等有动作,皇帝的禁卫军便到了。

    那些党羽们纷纷被抄家的抄家,降职赶出京城的赶出京城,一时间,京中的官宅空了五分之一,京城的牢房人满为患,刑场中日日血气冲天。

    几日后,当圣上病愈后首开朝会时,许多人注意到,朝堂上的人少了小半,整个殿中显得竟然有些空落,再看向一脸仁善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君王,心下一阵胆寒。

    一直以为这位君王是个仁善的君主,没想到处理起事情来毫不手软,哪怕是自己的亲兄弟。

    不过君王有雷霆手段,又不苛政,对于众人来说的确是好事。

    于是殿中剩余的官员们一个个站的笔直,丝毫不敢有懈怠,凝神听着圣上的安排。

    朝廷之中可谓是大换血,许多年轻有为的官员们都被提拔了上去,之前那些仗着自己有一些势力的世家爵府,都被安插到了一些看似光鲜实则没有任何权利与油水的岗位上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后母家的忠勇伯府,此次不知为何,圣上竟剥了忠勇伯的爵位。听说太后娘娘当天便给圣上去了一封书信,不知是求情还是什么。可是圣上连看都未看,便将太后娘娘的那封书信放置到了一边。

    太后娘娘本来是装病,此时是真的病了。她期期艾艾将自己病重的消息传到了皇帝哪里,可是圣上近日忙着处理逆王一事,只是命身边人去看望了太后一眼,便再无反应了。

    忽然间,城中大街小巷都在传,说圣上不忠不孝,太后病重思念儿子,皇帝也不见她,心肠极硬。

    当这则消息传到皇帝的乾庆宫时,萧佑都被气笑了。他觉得自己这个母后虽然与诚王不是亲母子,但是胜似亲母子。

    于是他在朝会后亲自去了一趟太后宫中,与太后娘娘“促膝长谈”了一个时辰,皇帝走的时候神清气爽,反观太后娘娘,软软倒在牡丹贵妃榻上,脸色煞白。

    城中的风向一下变了,只说皇帝病重时太后娘娘非但对这位长子不管不顾,更是对身为儿媳的郝皇后百般苛难,撤了宫里的人手,连个烧火的粗使丫鬟都没留下,生生害的一国之母换上常服,亲自烧水劈叉煮饭。

    即便如此,帝后二人依旧不计前嫌,日日去宫中看望了太后娘娘,只是近日处理逆王事情繁琐,皇帝又有些身体不适,这才没有每日都到太后宫中请安,于是被太后苛责不孝。

    圣上处理逆王本就辛苦,太后非但不多加照拂,反而从中发难,不得不让人怀疑太后的居心了,还有人说,太后娘娘本就对逆王更加亲近,孰能猜到太后究竟是不是也在逆王作乱时推波助澜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