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封锁,不知城内是何情况。
她与庶妹万分焦急,在城门口想尽了各种办法,守城门的将士就是不放她们进去。
她们二人也不过都是刚刚及笄不久的小姑娘,平时在家中受尽宠爱,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
带的仆从也多是年轻的,一时间主仆几人都乱了手脚,在城外抹起眼泪来。
此时,恰好崔九堂从城外带着人进京,他骑坐在一匹油亮的黑马之上,面如冠玉,可那神色却冷淡的好似谪仙一般。
他听得城门口喧哗,皱了皱眉,纵马前往城门处查看情况。
靠近时看见两名衣着华丽的女子,正在与城门的守卫争论着什么。身量高一些的那名女子在与城门守卫斡旋,而那身量矮小一些的则是抹着眼泪,似乎是被那几名守卫欺负了一般。
崔九堂最反感身边人仗势欺人,于是纵马过去问那几人发生了何事。
守门的将领一见崔九堂,连忙躬身行礼,嘴上唤崔大人。
崔九堂低头向那边看去,却发现那身量高的女子他竟然认识,正是之前与诚王议过亲的国公府嫡女,似乎叫顾钰的。
顾钰此时也认出来了他,之前国公府宴请,他去过府上,那时候他只是以崔 旷的学生身份入府,即便落座也是在末尾,并不得重视。
转眼间,他成了状元,又有救驾的功劳,此番回京后怕是前途一片大好,那时候的自己还觉得文欢身为侯府嫡女,与这样一个白丁书生议亲有失世家身份。
可现如今,整个上京城,有谁能比的上他风光无俩。
崔九堂既认出了她,便不好驳了国公府的面子,他低声命令守卫的将领将城门打开,把二人放了进去。
因为城中此时处处戒严,每隔一段距离便设置了一个哨点,并让百姓们先暂时在家中呆着,无事尽量不要出门,故而从城门处看去,整个城中全是装备齐全的兵士。
顾钰和那名庶妹毕竟是世家女眷,从小到大也从未遇到过如此情景,乍然见这么多男子,二人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
于是崔九堂便命人备下了一辆马车,将二人送回了国公府。
顾钰自小便是个做事极为冷静洒脱的人,包括那时与诚王议亲,她也从未对诚王抱有过任何男女之间的感情,心中只有利益与家族荣辱。诚王也深知这一点,也并未对她有过任何关照,一切皆依着礼法。
顾钰这十多年中虽也见过不少对她有好感的男子,可那些人无一不是抱着目的接触她的,所以在崔九堂派人将她送至国公府后,那晚她竟然失眠了。
圣上重新夺权,对于在反叛中出力的世家大族们纷纷进行按功行赏。老国公自幼宠爱顾钰,于是她鼓起勇气踏入了祖父的书房,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给了祖父。
可是崔九堂毕竟已经与安远侯府的独女定下了婚约,只待崔母回京,二人就要正式拜堂成亲了。
可是这几日顾钰只要一闭上眼睛,便是那日崔九堂骑着高头大马向她走来的样子。加之现在整个上京城中没有哪个青年才俊能够比得过这崔家公子的盛名。
顾钰自小便被当作皇妃培养的,骨子里便是争强好胜的要强性子,前段时间与诚王退了亲,本就在京中遭受了些污名,现如今更想要一雪前耻了。
她将这件事情告知给了老国公,老国公略微思虑了一下,现如今那崔九堂身份不比往日,又是帝师崔旷的学生,与太子有同门之情,又在当今圣上那里有着救驾之功,若是国公府能与他攀上姻亲,又何愁自己百年之后国公府不能继续兴盛。
于是老国公只是略微思虑了一下利弊,便答应了顾钰的请求。
他先是去找了安远侯夫妇二人,盛情邀请他们来府上做客,并且放低了些身份与态度,委婉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们二人沟通了一番。
只说是让顾钰以平妻的身份入崔家大门,并不会抢走原本属于他们女儿的正妻之位,也不会让顾钰抢在文欢之前生下嫡子。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与崔九堂商议,正是因为他觉得以自家的门楣,将嫡女塞给他做平妻,乃是他高攀了,因此并没有想过他会有任何拒绝的理由。
比较棘手的,反而是侯爷夫妇二人,毕竟,谁会愿意让人来分走本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