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医药馆开业已有几日,路过门前的人不少,但进来看诊和抓药的人却寥寥无几,原因也简单,曹茵的医术在这黑水城并无名气,加上医药馆的药材确实不算便宜,这样的情况曹茵心中有数,这房子是她的,因为她才在官府挂名行医,前半年的市税只需缴纳平常商铺的一半,这是黑水城特有的政策。www.chenxiao.cc
不过,就算不减免一半,一月300文的市税对于她来说暂时还能负担。
她心中有数,但舒娘和荀三娘并不知,毕竟她们只知道曹茵去都尉府坐诊过,但给谁看病、看的是何病以及报酬多少,她们都不知道,只是为曹茵默默着急。
今日阳光正好,曹茵早早开了门,用鸡毛掸子将药柜等物什的浮灰扫去,留舒娘姐在店里,她去早市采买肉蔬。
早市十分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曹茵慢悠悠地挑选着,一点也不着急,比比价、挑挑品相,完全没有自家店铺还等着老板坐镇的自觉。等她提着半篮子肉蔬回到医药馆时,正好遇到一辆宽敞豪华的马车停在门口。
曹茵当初设计店面时,南面这排房设计成了宽屋檐的临街店面,医药铺门前配有拴马桩。
从马车上下来的嬷嬷往店铺大门走去,舒娘出来迎接。曹茵挎着篮子过来,三人正好在店铺门前相遇。舒娘从曹茵胳膊上取下竹篮,朝嬷嬷微微屈膝行礼后去了厨房。曹茵笑着问:“不知嬷嬷上门有何需要?”
嬷嬷抬眼在这位年岁不大的娘子脸上扫视一眼,开口道:“听说你们能将药材制成蜜丸服用?”
曹茵点头。她这店铺名为医药铺,既能像医馆一样看病开药,也能像药铺一般炮制各类药材,制成药丸是其中一项隐形需求,她当然也能做到。
嬷嬷环顾四周,医药铺大致分为两部分:进门左手边是抓药区域,该区域西北两面墙上摆放着顶天立地的大药柜;右手边则是看诊、治疗区,那里摆放了桌子、包着棉垫的木椅,以及一张可以用布帘遮挡的床。
注意到嬷嬷的目光被那张床吸引住了,曹茵在旁轻声解释道:“偶尔需要病人躺在床上进行治疗,布帘也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若是患者需要,这里可以嵌入木板进行隔断。”她指着治疗区地上一排凹槽补充道。
不说别的,光这份巧思就说明她是个思虑周全之人,嬷嬷朝她颔首微笑:“麻烦娘子将木板隔上,我家夫人身体抱恙,需诊治。”
这时候,舒娘已回到店铺,听到这话,忙从角落取来木板。曹茵和她将木板插入凹槽,将看诊治疗区与店铺隔离开来。
嬷嬷走出店铺,不多久她跟在一名夫人身后走进了店铺。夫人身穿朱红色的薄夹袄短襦衫,搭配浅红下裙,梳着坠马髻,头戴金质步摇,朱唇上一点嫣红,眉间画着一朵五瓣梅花花钿。妆容精美,不见丝毫病态,这让曹茵心中一咯噔——这全妆的状态,面诊可不方便。
嬷嬷扶着夫人坐在带棉垫的椅子上,曹茵坐在对面询问道:“不知夫人有何不适?”
妇人抬手轻掩唇,娇笑道:“前几日宴席上偶见周夫人餐后服用药丸,听说这药丸是你专门为她配置,用于调理身子。我今日有空,便来瞧瞧。要说不适嘛,偶觉昏眩,特别是坐久起身之时,再就是每月月事时有些不大爽利。”
曹茵示意她将右手搁在脉枕之上,把脉后,又让她换左手,“还请夫人伸出舌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夫人每月经血量多少?颜色如何?是否有血块?”月事不太爽利的说法过于泛泛,要想查出问题,需问得更详尽一些。
夫人往身旁站着的嬷嬷看去,嬷嬷轻咳一声,小声道:“夫人经血量不少,色鲜红,偶有小血块。”倒恭桶这些全是下人们的活计,对于这些细节夫人并不关心,但她作为夫人身边得用的管事嬷嬷,自是都知道的,“偶尔还会大解困难。”
妇人闻言用衣袖挡住了脸颊,这话真是让她羞得慌。
听得嬷嬷的话语,结合脉象和舌象,曹茵确认了妇人应是血热所致的经量过多。至于晕眩,“还请夫人仔细回忆下,那晕眩是否都在月事之后?”
得到对方的点头后,曹茵说:“夫人的经血过多应是血热引起的,我建议夫人采用清热凉血、固冲止血的药方进行治疗。至于偶发的晕眩,应是经期过后的轻微贫血所致。等喝汤药将经血调至正常后,再辅以食疗。”
妇人和嬷嬷对视一眼,夫人问:“非要喝汤药吗?周夫人说你不是可以做蜜丸?”她就是嫌喝苦汤药麻烦,才选择来曹娘子家看诊的。不然,府上本就有常看病的郎中,当然,去那郎中看病时,她是不会说经血量多和大解困难这般私密的事情的。
“周夫人治疗前期也是服用汤药治疗,后续病症改善后再服用蜜丸进行调理巩固。”曹茵尽量解释清楚。
“原来如此,”夫人眼波微转,好奇道:“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