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艰难议和

    击退蛮夷的大规模进攻后,边境的硝烟渐渐散去,但萧逸尘与苏瑶深知,真正的和平还远未到来。www.banweishuwu.me朝堂之上,对于如何处理与蛮夷的关系,大臣们意见不一,争论不休。

    一日早朝,礼部尚书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蛮夷虽屡犯我境,但此次大败,元气大伤。依臣之见,此时正是议和的好时机,可避免生灵涂炭,百姓也能休养生息。”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兵部尚书却眉头紧皱,上前一步,大声反驳道:“陛下,蛮夷生性狡诈,狼子野心,多次背信弃义。此时议和,只怕他们只是缓兵之计,待恢复元气,定会再次来犯。臣认为,应乘胜追击,彻底消灭蛮夷,永绝后患。”

    两派大臣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嘈杂。萧逸尘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权衡利弊。苏瑶站在一旁,目光在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思考着对策。

    退朝后,萧逸尘与苏瑶回到御书房,两人相对而坐,陷入沉思。许久,苏瑶轻声说道:“陛下,臣妾认为,议和之事,不可操之过急。蛮夷此次虽败,但实力犹存,若强行追击,我军也会遭受重大损失。可先与他们接触,试探其议和诚意,再做定夺。”

    萧逸尘微微点头:“瑶儿所言,正合朕意。只是,这议和使者,需得谨慎挑选。”

    经过一番商议,萧逸尘决定派遣一位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老臣——左丞相张大人,前往蛮夷部落进行和谈。临行前,萧逸尘亲自召见张大人,郑重地说道:“张爱卿,此次和谈,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与百姓的福祉,朕命你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让蛮夷得逞其奸计。”

    张大人跪地叩首,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

    张大人带着萧逸尘的亲笔书信和丰厚的礼物,踏上了前往蛮夷部落的征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蛮夷的营地。

    蛮夷首领察哈尔得知张大人前来议和,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自己的实力在大战后已大不如前,但又不甘心就此罢手。于是,他决定在和谈中提出苛刻的条件,试探萧逸尘的底线。

    和谈当日,营帐内气氛紧张。察哈尔高坐主位,一脸傲慢地看着张大人:“你们中原皇帝,想要议和,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割让边境五座城池,并且每年向我进贡大量金银财宝、丝绸粮食。否则,免谈!”

    张大人听后,心中大怒,但仍强自镇定,不卑不亢地说道:“贵方无故侵犯我朝边境,挑起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战败,不思悔改,竟还提出如此无理要求。我朝陛下心怀仁慈,愿意与贵方议和,是为了两国百姓的安宁。但割地赔款之事,绝无可能。”

    察哈尔脸色一沉,冷哼一声:“哼,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谈的?你们中原人,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张大人毫不畏惧,直视察哈尔的眼睛:“贵方若执意不肯议和,我朝虽不愿再动干戈,但也绝不畏惧战争。我军士气高昂,防御工事坚固,贵方若再敢来犯,必将遭受更惨                                                重的损失。”

    察哈尔心中明白,张大人所言不虚。他沉思良久,终于松口:“既然如此,割地赔款之事可以再议。但我要求,两国边境开放互市,允许双方百姓自由往来贸易。”

    张大人心中暗自思索,互市之事,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国经济交流,增进百姓之间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但目前来看,这或许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条件。

    于是,张大人说道:“开放互市之事,需得我朝陛下定夺。我会将贵方的要求如实禀报。但在此之前,贵方必须保证,不再侵犯我朝边境。”

    察哈尔点头同意:“好,我可以答应你。但你们也必须尽快给我答复。”

    和谈结束后,张大人带着谈判结果,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萧逸尘与苏瑶听完张大人的汇报后,开始仔细商讨。

    “陛下,臣妾认为,开放互市,虽有一定风险,但也不失为一个促进两国和平的好办法。我们可以在边境设立专门的互市区域,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苏瑶分析道。

    萧逸尘沉思片刻,说道:“瑶儿所言极是。只是,此事还需与大臣们商议,听取他们的意见。”

    于是,萧逸尘再次召集大臣们,就开放互市一事进行商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臣们最终达成了共识: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同意开放互市。

    就这样,在萧逸尘与苏瑶的努力下,两国终于达成了议和协议。边境的战火暂时熄灭,百姓们迎来了久违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