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变化的不仅是上街的小姑娘,还有护城卫。
护城卫自赵家游园一事过后,整顿了军纪,将先前的漏洞逐一补上,进出城盘查更严了,连上街巡察的人也多了。
凤曲城近日只有两桩热闹:赵家大案,永昌郡主入城。
因赵家案子而来的京城协理官,算徐家自己人,用不着如此戒备。
但永昌郡主,这个一开始便令花家头疼的李氏钱袋子,是实实在在的外人。
何况她行事任性,又爱热闹,每每出门,必然要驻足打量街上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许久,看得顺眼的,便差人将其带回郡主府做事。
凤曲城的百姓大多能自食其力,背靠首富支撑,没有哪家的父母愿意放弃自在日子,将女儿送进郡主府为奴为婢。
可郡主任性,与之争执时,便由护城卫出马协调,才让一家暂得团圆。
如此一来,街上的小姑娘纷纷戴起了帷帽,若遇到郡主出门,便躲进最近的铺子里,避开麻烦。
这几日的变故发生时,徐盈还在昏迷之中,她醒后又被大夫再三叮嘱不许忧思,徐家也断了外界消息令她好好养病。
她连偷偷查探柳江白下落也是趁着夜深人静时做的,自是不知这些,闻言不由得看徐信,“难怪不让我露面,是怕我也被带进郡主府吗?”
不对,她方才易容的身份,是徐家护卫,那永昌郡主见了,也还是想将她带回府里。
永昌郡主闹得这般大,想必那京中来的协理官也知道了此事。
她不怕有人上京参她,也不怕自己名声有损,是因为权势太过,还是李氏默许?
不,永昌郡主这个钱袋子并无多少权势,否则也不会因护城卫稍作阻拦,便弃了捉人的念头。
那便是李氏默许了。
徐盈双眸一凝,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她在找什么人吗?或者说,她在替李氏找什么人吗?”
李氏在找谁,他们心知肚明。
永昌郡主这个看着有些愚蠢的人,这般大肆捉人,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徐信他们提 了个醒。
籍籍无名之辈下落不明翻不出什么浪花,但名声大噪的却不一定。
这便是徐家保徐盈的法子之一。
但眼下永昌郡主已经找上门来了,便说明名声大噪的幌子或许不管用了。
徐信叹了叹,“她或许是在找你,但和李氏的目的不太一样。”
徐盈挑眉。
“永昌郡主此人,有些疯魔。”
柳江白双眼一亮,抱着手臂往她身边凑了凑,环视自觉退下的仆从,歪头问徐盈的时候,眼中有些期待:“要我回避吗?”
要回避你还凑上前听!
徐盈摇头轻笑,径直将他推进座椅,自己则捞起一块点心,等着听这段陈年旧事,柳江白有样学样,一副“这可不是我故意要听的”表情。
徐信没脸看,这油嘴滑舌的江湖人将阿盈都带坏了!
等厅中只剩下他们三人,他才道:“她见过你亲生父母,对你母亲更是有一种执念。”
执念?徐盈的目光与柳江白的相撞,又默契地转向徐信。
“二十多年前,你亲生父母助如今的陛下上位,用天变者的能力开疆拓土,替李氏稳固江山,你母亲所用兵器皆是不曾见过的利器!为了笼络你亲生父母,那位将你母亲封为‘平安王’。”
柳江白诧异地看向徐盈,王爷的孩子?
徐盈则是眉宇一紧。女子封王本就少见,原主母亲更是暴露异能,恐怕不是好事!
“后来他们提议减轻徭役,为商户经营开设律法,令男女同学同考,入朝为官,整顿军制,不问出身选诸多能工巧匠入伍亲自教导,更从武将中择出女子为帅。”
柳江白不由得想起徐盈的那家武馆,若他没记错,徐盈选的武师里女子居多。
“但女子为官为帅之言还未实现,反倒勾起了一些李氏勋贵中女眷的野心,她们更是奉平安王为神明,连陛下的旨意也屡屡质疑。昔日在平安王麾下的不少文臣武将,隐隐有拥平安王为尊的势头。
“如今的长公主能与太子分庭抗礼,也是受平安王当年所说的女子有才徳亦可治天下的言论而得势。
“后来平安王便被陛下猜忌,甚至不再念及曾经的从龙之功,动了杀心,于是便有了雾山之变。”
徐盈捏着点心的手一顿,果然是犯了众怒。
古代女子出类拔萃者其实并不少,但掌权者不喜太有能力的下属,更不喜有人动自己的权力,哪怕是无心的。
原主父母太过惹眼且难以掌控,又以现代那套治国安民的理论,强加在刚刚换主的专制机制上,必然会被舍弃。
倘若穿三代原主徐盈真的继承了穿越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