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桃花

的身形仿佛一株莲花,摇摇欲坠的,好像不伸手扶一把,随时都会栽下去,落在冰冷坚硬的紫檀木案上。

    屏风外,高见琮提笔的手因此频频顿住,总想探手过去托住那朵莲花。

    他被这诡异的想法惊到,手心滚烫不已。

    卢太师讲完学,换了衣裳匆匆赶来。

    高见琮运笔如风,补全奏疏最后几句话,起身向卢彧行礼:“父皇忧心西北战事,让                                                诸皇子上书草拟为大军供应粮饷之事,我写了征粮、拨银十策,特来请太师指正。”

    “殿下快快请坐。”卢太师睁着一双昏花老眼,目光在他身后一顿。

    王濯躬身行礼:“太师。”

    商议军机要事,她本不该出现在这里。

    只是……

    卢彧又看了看高见琮,看他无意让王濯回避,顺水推舟地将人留了下来:“我说怎么讲堂里不见人,原是在此处躲懒!罢了,认真听完,你也写一封对策!”

    王濯立刻露出悔不当初的表情。

    在讲堂尚可打盹,书阁里只有三个人,她眼皮动一动卢太师都能看到,好不容易挨到薄暮时分,二人才将事情议定。

    王濯终于得以被放出来,雪时在门外等得焦心,她一出来便叽叽喳喳地凑上来:“小姐跟七殿下去,也不带着奴婢一起,四小姐发了好大脾气,说姑娘再不出来就不让等了。”

    太学门外,果然只剩王家马车还没走。

    王漱埋怨道:“姐姐自去玩乐,倒是让弟弟妹妹们好等。”

    她留意到王濯手里拿着几页纸,下意识多看了两眼,只瞥见“囤粮”“杀虏夺器”几个字,东西就被王濯揣进袖中,她冷哼一声,转身上了马车。

    因为王濯的缘故,他们晚回来了一刻钟,王漱本想到太夫人面前她一状,到家时却将这点不愉快忘得一干二净。

    她看到府门前停着郡王府的马车。

    从上林苑回来,她与高见珣已有月余未见,悸动与喜悦当即占据了心房。

    带着青萝走到书房,高见珣果然里面与王景年说话。

    她不敢贸然打扰,吩咐青萝先回去,独自站在廊下等候。

    春日用的窗纸很薄,烛光烧得明亮,将高见珣的身影拓在上面,举手投足,像极了一副婉约又华丽的古画。

    王景年说:“你我都没有带过兵,不在其位,不谋其事,依我看此事倒不必急于求成。殿下不如从凉州政务上着手,说些整顿吏治、严查贪墨的话,只要给圣上一个由头,能刮出来银子给边军供上银钱就行。”

    “要是皇子们都给不出对策也就罢了。”高见珣皱眉,眼里带着不甘,“可我听说,七弟已经连夜入宫,想是已有了好的主意。”

    “这是他一贯擅长的,就将功劳让给他又如何?”

    王景年提起茶壶,沸水涓涓注进杯盏之中,分毫不洒:“凡遇事不会做,做不好,还不如不做,力求不错。”

    王漱立在廊下听了片刻,咬咬牙,忽然转身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