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那瑛贵人不就是因为弘时才倒了大霉?
他连庶母都敢想,一个宫女算什么。
宜修道:“皇家颜面为重,他们这般闹腾,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少不得要受责罚。世兰,你和弘晖夫妻和睦,可千万别学他们。”
年世兰连忙点头,“我与弘晖自是一心的。”
正巧这时,剪秋送来了内务府呈上的单子。
如今刚刚入秋,要往各宫中送的东西多了起来。
除了各种秋季的衣裳,还有秋日的食材和药材、花材之类的。
宜修扫了一眼,目光落在了给毓庆宫送的东西上。
她看着年世兰,“可是有人扣了你们的血燕?”
宜修心里想着难不成是因为弘晖如今去打仗了,这后宫里的人拜高踩低到年世兰头上了吗?
“不是不是。”年世兰解释,“内务府送来的血燕,我全换成草原的风干黄羊了。”
“弘晖和十四叔他们在青海大捷,送回来了不少当地的特产。”
宜修这才想起来有这回事。
她微微松了口气,不是他们拜高踩低就行。
“弘晖给我的信里写了做法,到时候我让毓庆宫的厨子做了,给皇额娘送一份过来。”
-----------------
青海出其不意,首战告捷。
朝堂上不少人这才知道皇上的打算。
太上皇竟然也是第一次知道。
玄烨以为自己当了太上皇,对朝堂之事依旧了如指掌,却没想到胤禛有了这么个大动作。
他派人一查,才知道允礽和弘皙也不知道这件事儿。
而且胤禛之前还打算让弘皙也去出征。
太上皇将胤禛叫到了行宫。
胤禛进入宫殿,夕阳的光打在黑沉沉的地板上。
“你最近为允礽和弘皙的事操劳了不少。“
胤禛抬头,“皇阿玛这是何意?“
“当年允礽被废时,养心殿的琉璃瓦落了三片。“太上皇说着不知所谓的话。
“朕禅位于你,便是认可你的能力。”
“即便是朕要将他重新封为亲王,也从来没有过让他登上皇位的打算。”
太上皇这番话可谓是说的透彻明白了。
胤禛还没来得及感动,就听太上皇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了起来。
“你说要学唐太宗,学习他的励精图治,为大唐带来盛世,但怎么如今只学了玄武门之变,倒真要把兄弟逼上绝路!?“
饶是胤禛如今已经贵为九五至尊,面对太上皇如此雷霆之怒,他还是跪在了地上。
“皇阿玛息怒,儿子绝对没有这样想过。”
“你真当朕老糊涂了?”
“皇阿玛明察,儿子待诸位兄弟向来尽心,绝无半点私心。青海战事吃紧,儿臣日夜忧心国事,难免有顾不周全之处。“
太上皇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好个忧心国事!朕虽退居幕后,眼睛还没瞎!若再让朕听说你们兄弟相争——“话未说完便剧烈咳嗽起来,三德子慌忙递上参汤。
胤禛斟酌着开口:“儿臣谨记教诲。只是青海前线刚传捷报,后续粮草调配......“
“起来吧。“太上皇疲惫地摆手,“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容不得半点差池。“
“至于允礽,朕没打算让他重新继位,你只要善待他便是了。”
-----------------
太上皇虽然给了胤禛一颗定心丸,跟他说这个皇位始终是他的,胤禛却始终犹豫。
本来他打算等到青海平定了再准备送暄妍去和亲的事情,如今就要筹备起来了。
首次大捷打了青海一个措手不及,大小策凌敦多布的攻击也会被扼杀在摇篮里,这场和亲是毫无疑问的。
于是,宜修在景仁宫等来了苏培盛,“给皇后娘娘请安,万岁爷在养心殿候着呢,说是西藏和硕特部来了要紧文书。“
听到“和硕特部”,宜修微微抬眼。
只怕胤禛是要和他商议暄妍的婚事。
到了养心殿,宜修一眼就看到了胤禛案几上的文书。
那上头的纹样,是和硕特部那边的。
“使臣已经暗中进了京,若是大胜,暄妍明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