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溪流的各个地方。
这条小溪不深但很长,不知道源头也不清楚末端,贺蓁蓁猜想或许远处有一条大河,只是他们现在人手少,最重要的是眼前关乎生存的问题,倒是冬天来临时或许可以找机会探索一下。水源是极其重要的,附近的这条溪流太小,如果遇上干涸的情况,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十分的危险。
编制鱼笼没用多少时间,剩下的时间贺蓁蓁就开始带着他们捡一些散落的树枝。这些孩子打小也是干活的,倒没谁矫情,况且这么多孩子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时间就过去了。天色将晚的时候,他们已经扎好了五六捆半人高的柴火,郑老头在乱石堆上做了一个小机关,把一颗树弯下来,上面套着粗藤蔓和一个大笼子,里面压着一块大石头,孩子们捆好了柴火就喊他一声,郑老头就在上面压住树干,让孩子们把石头搬出来把柴放进去,然后他慢慢松力一会功夫就能运上去一捆柴,这也免得孩子们爬上爬下,一不小心就摔了。这些柴火乍 一看挺多,实际上烧不了多久,没穿越之前,贺蓁蓁其实很不理解古代人怎么会缺柴烧。其实除了大户人家不准砍柴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是柴真的不禁烧,看着很大一堆,真要用起来一屋子干柴也烧不了多久,所以为了过冬,他们这群人必须收集足够且耐烧的木柴,否则冬天死人是很容易预见的。
“郑爷爷,我们要去取河里的鱼笼了。”贺蓁蓁站在石坡上大喊一声,不一会郑老头就滑了下来,捡起早就做好的一根带弯头的棍子把先前下的那些鱼笼全部拉了回来,放得远的上面套有藤蔓,孩子们自己就拉上来了。
“有鱼吗?”
“这个没有,只有两个烂螃蟹。”
“我这儿有!”
孩子们忽一下拥过去。
“呀,这么小,还没我手指长。”
“有就行,看不起你别吃。”
“嘁,够谁一口吃的?还不够塞牙缝呢!”
“石钉子你真讨厌!”
“本来就是……”
“哎呀,这笼也有!”
孩子们又忽一下拥到那边去。
“哟,好肥的鳝!”
众人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最后把所有收获倒在一起,还填不满最小的一个鱼笼的一小半,大家都有点泄气。
“湘湘,剩下那些饵料呢?”贺蓁蓁问。
“还放吗?”贺湘湘失望地问,“这也抓不了多少,吃了还补不够找虫子的力气呢。”
“没事,许是我们在边上跑来跑去的捡柴火所以鱼吓得不敢进去,晚上就把笼子下在里面,有没有的明天再来看,也不耽误事。”
“好吧。”众人把虫饵丢在鱼笼里,又各自挑好地方扔进溪水中,然后结伴开始往乱石坡上爬。
走回聚集地时,其他人也回来了,古老头一行人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捕到。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即使物产丰富的山野也不是天天都能抓到猎物。
“我们下了不少套子,明天再看看,或许就有了。”古老头说。
曹鳏夫的父母已经做好了饭食,照旧是麦饭加些野菜,只不过多放了些盐,孩子们抓回去的螃蟹、鳝鱼还有那些小鱼被砸烂了煮在里面,就算作开荤。众人吃起来也还满足,这年头每顿有东西填填肚子就算命好了。
在升起的火堆旁,大家交流着彼此的发现。
“往南边走发现了几条野兽走出来的路,看样子是大家伙,人少别往那里去,出事就完了。”
“是啥呀,能逮到不?”曹鳏夫问。
“不晓得,再看几天。”古老头回了一声,说起另外一件事,“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山坡,我看了看土质还算松软,应该能挖出来。”
这也是大家商议好的,这山上要啥没啥,要搭建能住下三十多人的房子实在太难了,木质结构的房屋没点手艺干不成,况且冬天也很难保证温度,不如挖土屋,这倒简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