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世既卓

    妘澜路过扶桐宫时,跟秦诏打了个照面。www.depulinong.com

    他盯着秦诏那一张冒红的脸,连裹在袍领子里都冒热气;手里提着金灯笼下轿,才叫燕宫风水养的白里透红,颇有贵公子风范。

    ——“哟。”

    回头看见是妘澜,秦诏笑了笑,“这才奇罕,才见过,怎么还这样同人招呼?”

    “我一句‘哟’不算奇罕,公子红着脸倒奇罕。”妘澜笑道,“怎么?今儿你父王又多赏你了?趁着旁人不注意,倒是给你开小灶。”

    秦诏不承认,“这话哪里来的?”

    妘澜啧啧称奇,“要么说公子好命,这燕王亲制的金灯笼难道还有假?”

    秦诏模棱两可,“不是这么回事儿,只因我猜对了灯谜。”

    “听说灯笼挂了三年,无人敢猜。我虽不知谜底,却听闻过谜面。”妘澜调侃笑道,“那么多士大夫猜不中,偏公子猜对了?难保不是燕王有意放水——谁叫‘人家’,一口一个父王呢!”

    秦诏“哎”了一句,硬是又给噎回去了。

    “怎的这样笑话人!”

    “啧啧。”

    笑声琳琅,一串串滚在扶桐宫殿门前。小仆子们抿着嘴,哄着主子去了,只留秦诏一个人站在原地,另一面脸也徒添了热气。

    是夜。

    秦诏临歇前,仍捧着那盏灯笼细看,嘴角忍不住挂了笑。

    ——偏他的父王好。

    ——偏他的父王疼人。

    那些都是旁人殷羡不来的。

    被贬到“旁人”的那一小撮儿,若是听了,恐怕万分不认。

    那燕王可怖,今日宴上,更是十足的威厉,虽生的样貌过人,可喜怒不辨,阴晴难分……用的都是“杀身”的“疼”法,可叫人半点都不敢羡慕啊。

    偏秦诏不这么想。

    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灯笼,是他父王特意赏他的。

    肚皮里的那点弯弯绕,因得了宠,一时顾不上,方才显出了少许的少年孩子气。

    仆子劝他早歇息,他只顾着叫人将灯笼燃足了,挂在床前,作暗室的明光。

    软榻香风蜡珠红。

    心眼里那点受了偏宠的欢喜,翻来覆去的滚,鼻息暗香犹在,腰间那强悍的托举,偏也忘不过去……怎的这么威风呢。

    ——席间那位把玩玉盏,一如玩弄权柄,姿态轻盈。

    他分明觉得,人间帝王,最应当如他父王这般。

    ……

    第二日,秦诏两目乌青,仍按时去给他父王请安。

    可惜他跪在外殿,连个背影都没瞧见,就让德福“撵”走了。

    接连半个月,他都没跟人碰上面,一时心里有两分落寞、三分怅惘,热油似的乱沸。

    德元也觉好笑,只得私下里提点,“公子年纪还小,封功哪里是这般着急的。王上这些时日忙碌赋税、盐铁之事,案牍劳形,实在顾不上旁的。”

    秦诏微笑了之。

    当下心道,何必封功?当有一日与他父王平起平坐,共同侍弄那权柄方才过瘾。

    因有这茬,秦诏少不得去探听赋税盐铁的规矩,一面留心宫里的风吹草动,一边同质子往来,再旁敲侧击些别的消息,也算有事可做。

    因而,他心中虽挂念他父王那身姿影绰,面皮上却极沉得住气。

    好歹转过年来,晴消霜雪。

    ——到底是让他见到了人。

    这日,秦诏依着往日的规矩,跪在外殿请安,却没瞧见旁的人。

    那热茶奉上去,小心道,“秦诏与父王请安。”

    因无人应答,只得又轻声重复了一句。

    又静跪了一会儿,仍听不见应答。秦诏只当他父王去了旁的地方议事,今儿不在金殿,正欲搁下茶杯起身。

    还不等动作,那帷幕珠帘之后,忽传来一声略显沙哑的“秦诏?”

    他小心跪行几步,才敢答,“是,父王,秦诏与您请安奉茶,听闻您近日辛劳,特意采煮的酸果,泡茶与您醒神祛乏……”

    还不等他说完,那头就道,“过来。”

    秦诏这才敢越过幕帘,将茶端到人跟前。

    他低着头跪行到榻前,生怕惊扰了人的神气,倒是那双白皙修长的手主动伸出来,接过热茶。入口略显酸涩的茶水,自有回甘滋味,还算清香。

    燕珩靠在榻上,抿唇饮了两口。

    “嗯……”

    声息倦倦的。

    许久不见,多了两分惦念。再加上那声音沉在耳边,实在好听,揉的耳边痒痒的,秦诏实在没忍住,顿皆忘了规矩,抬眸朝人看去。

    “……”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