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从长计议

    第二日一早,京城各官员、士族和富商的府邸被小厮敲响。m.aihaowenxue.us

    装裱精致的帖子同京城日报及副刊一起送入府内,开门的门童或管家听闻来人所说后皆妥善拿好两件物品,转交府上老爷。

    而此时,街道上派报的报童准时开始吆喝。

    “《京城日报》改版!大家快来看看!”

    “新增‘新闻版块’!陛下赐无间社御笔匾额!”

    “《京城日报》新增副刊,话本大家曾九、李逸之最新著作将在副刊上连载!”

    “太学祭酒朱先生以《诗经》教小儿认字!”

    与前几日不同,今日领报的人格外多。

    “给我来一份!”

    “我也要一份!”

    “还有我!”

    ……

    “大家别急,都有!都有!《京城日报》增加印量了,想要的人都能领到!”

    闻言,闹哄哄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在街道旁拦不到行人车辆的地方,大家有序地排起了长队,一一领取。

    队伍中,等着领报的人和周围相识之人闲聊着。

    “诶!周兄!”

    “杨兄!你也来领报?”

    “可不是!昨日御笔匾额赐给无间社时,我就在场。能得到圣上认可的读物,我定要好好拜读拜读。”

    “可惜昨日犬子生病,不让我走,要不然我也得去现场看看。今日副刊上太学朱先生教小儿认字,我正好也带一份回去让犬子看看。”

    “听说了吗?《十里红妆》的作者曾九,要在《京城日报》的副刊上刊载新作品!据说啊,叫《登月记》!”

    “还真别说,无间社真有些手段。不仅请到了曾九,还请到了李逸之呢!”

    “李逸之也要出新话本了吗?”

    “是啊!自八年前话本《临江》火遍大元,被无数知名戏班演出,多少伶人、乐曲家为其作曲。可惜《临江》之后,李逸之便停笔匿迹了,八年都不曾出过新话本。如今复出,竟是与无间社合作。倒也是一桩缘分啊!”

    “可是各位,我可听说《京城日报》的副刊是要收钱的,可不再是免费赠送了。”

    人群中,一个男子幽幽开口。

    “是吗?”

    “啊?当真?”

    “是啊,”那男子扬了扬下巴,“在下刚刚打听过了,五文钱一份。”

    “五文钱?”一个妇人挎着篮子摇摇头,从队伍里走出去,“五文钱都够我买一个鸡蛋了。”

    听闻副刊要收费,不少冲着副刊来的人遗憾地走了。

    见状,方才的男子嘴角隐隐勾起一丝笑。

    “收钱也不过分吧?”一个年轻男子摇着手中的扇子说,“《京城日报》本就是免费赠送给百姓,纸张钱和油墨钱,这些成本都是无间社和轩墨书房自掏腰包。如今《京城日报》新增了新闻版块,依旧免费发放,副刊收费,也是情理之中。”

    “是啊。副刊上可是刊载了两位话本大家的作品,还有太学朱先生的稿子。一份副刊五文钱,我觉着值!”

    “一个月左右,话本应该差不多就连载完结了。一天五文钱,大月一百五十文,小月一百四十五文。就你单买曾九的一本话本也得一百文左右,但如今一百五十文就买了曾九先生和李逸之先生两人的话本,还加上太学祭酒李先生的文章,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不亏啊!”一个看起来颇为精明的男子掰着手指头说道。

    “我看在理!”

    “不亏不亏!”

    ......

    众人又说说笑笑地往前排着队,等着领报买报,没人再搭理方才那个男子。

    那男子敛起笑,“哼”一声,摆袖离开了。

    路边,祺云正好路过。望着那男子的背影,他压下眉,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

    ——

    中午,林枫将丫鬟竹月自府里送来的饭菜摆好,看着坐好的阿喜、昭昭、木木和山逸四人,她疑惑地看向门口。

    “你们殿下还没回来吗?”林枫坐下,“我记得他说中午回来吃饭的呀。”

    “殿下可能是有什么事耽误了,应该就快回来了吧。”山逸望向门口,“诶,殿下回来了。”

    几人转头看去,祺云刚刚迈进大门,朝着这屋走来。

    “殿下,你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阿喜拍了拍自己和林枫中间的凳子,示意他坐下,“刚刚林姐姐还问你来着。”

    阿喜对面的昭昭懂了阿喜的小心思,和阿喜对视时,冲他眨了眨眼。

    “今日可是有什么事发生?”林枫有些担忧地问。

    祺云坐下,理了理衣袍,抬眼看向林枫:“还记得你对我提起过的卫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