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忐忑北大 > 第65章 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第65章 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但是有一点,我是不同意的,他说他的文章,常常是要反复进行修改。www.banweishuwu.me要改了很多遍。可是我看他那《从文家书》,一天一天的写好了,



    “一天一天的,就往回寄了。立即就发表了。那里怎么会有时间,去让他改?就这一点,他就没有跟我们说实话。”



    “这不是啊。张部长,我们现在看到的,可是他当年,发表过了的,重新又编辑过的。后来重新出版,又修订了的结果。”



    “你说的这个,也有些道理。是人,都要说实话。尤其是他们名人,是大家了,就更加要说实话。因为别个把你说的话,会当成一个楷模。



    “凭着我看看来,他是一个让人感觉到,很有文字天赋的大作家。那天,我跟杨县长在聊,他也是有同感的。



    “说我们这些人,本科四年,连沈先生的文章都不晓得,真的都不好意思,说是自己上了中文本科。”



    “那也不能够怪你们的。很多年以后,编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严家炎先生就说,他也很遗憾当年,编者们的这个举措。不过这也是,由不得他们自己的一个举措。”



    不过对修改的家书一事,陈本虚当然是不敢苟同他的看法。因为对《从文家书》的当时发表和后来出版,陈本虚当然没有深入的研究。



    因为当时发表的是在报纸上,陈本虚看到的,却是出版社的书籍。这两个版本,陈本虚想,应该是有一点不相同。



    陈本虚所晓得的,是沈先生的《长河》,也是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的章节。最后才编辑为一部长篇小说的。



    各章的篇名在发表时,都是有在用的。事后陈本虚也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后来编辑沈先生小说的,吉首大学教授刘先生。



    他说根本就不可能,按照当年报纸发表的来编,因为稍后的《从文家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



    再后来到出版时,沈先生自己肯定也看过。有所改动,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



    陈本虚通过对金庸先生小说的研究,也有人就发现,有这种前言不搭后语。前情节不符后情节的说法。



    同样也是当初一天一天地赶写,一天一天地发表。再到后来成书。只要是在编辑工作上,稍有差池,那这种问题,就应该是多多。



    尽管他的用字用词,陈本虚不是他们那个地方上的人,有一些,就看的不太懂,但是你总能够感觉到,一种美,一种善的存在。



    “我感觉到,在你的小说里,仿佛也有这种东西。我今天跟你说这个,是不是有点班门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陈本虚笑了。



    陈本虚哈哈大笑:“张部长,你是科班出身,我才是小学生。人家是文曲星,陈本虚是萤火虫。”



    “我看,湘西的土家族,每隔一个十年,就会向文坛,贡献一位小说家。”



    “我是称不上的。”



    “五十年代,出了有个孙健忠的吧。到了六十年代,有个也是你们凤凰人,叫做向秀清。”



    “是我们凤凰,水大田人。”



    “七十年代,蔡测海,得了好多奖。”



    “他的小说,也是魏老师编辑的。”



    “到了八十年代,出了你这个陈本虚。”



    “哪里哪里。我是狗卵子。怎么能够去比他们,那些夜明珠。”



    “他们都是致力于沈从父开始的,描给湘西各族铸的,“生命形式\"和特殊的人生风景。都带有厚重的“湘西味\"。浓郁的\"山味\"和\"野味”。”



    “张部长,你总结的很好啊。”



    “而陈本虚你呢,又偏好追寻和探索湖湘山水孕育的人生意味。”



    “太高抬我了吧。”



    “这个自信,你必须要有。一拿起笔来,你一定要想到,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才下笔写的。一个作家,只有这样子的心态,才会有自己的勇气和灵感。”



    “你的鼓励是对的。”



    “才写了多久时间。”



    “从剧本到改写小说,也就年把时间。剧本的写作,教会了我如何去编一个故事。”



    “不过我想,要是你能够到一个单位里,专门去写小说。”



    “这有可能吗。”



    “一个万把字的短扁,你竟然六次,写到了那只家犬。那老狗蓄满感情,善解人意。昭示着主人,从迷蒙的雾中,找到了自己的归路。说明畜生犹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