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1951 > 第49章 路遇“升和尚”

第49章 路遇“升和尚”

见那里围满了人,围观的人层层叠叠,水泄不通,从外面看不清里面的情形,只听到里面锣鼓喧天,人声喧哗。

    偶尔,从人群的头上,能看到轿子的顶和戴着头饰的人向前移动。

    朱江挤到人群中,慢慢挤到前面,终于看到前面的情况。

    只见轿子里和人背上的人,都是七八岁的小男孩,每个男孩都身着盛装,脸上化了妆,一个个粉妆玉砌,就像画中人。

    轿子里的男孩边上,到处散落着纸币,还有银饰。

    人背上男孩 ,身上也插着或贴着纸币。

    朱江看到有人现场给轿子里扔钱。

    抬轿的人不停摆弄着轿子,轿子前后都有敲锣打鼓的人。

    围观的人都表现出狂热、虔诚的表情。

    朱江看了一会,就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马帮人马只能在村庄外面等着,等了一个多小时,锣鼓声慢慢远去,围观的人群也跟着锣鼓声远去。

    听声音,锣鼓声朝着寺庙的方向过去。

    朱江和岩温杨国明一起,问了几个村民,才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这天举行的是傣族的“升和尚”仪式。

    “升和尚”是傣族的一种传统宗教仪式,是傣族男子成长为和尚的重要过程。

    在傣族的习俗中,很多家庭会选择送男孩去寺庙当和尚一段时间,男孩进入寺庙后,要学习文化和修行,学习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一过程被视为让孩子获得知识和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

    而“升和尚”,就是把孩子送到寺庙里去的仪式,通常在男孩子七到十岁时举行。

    “升和尚”的前一天,男孩子在家里盛装打扮,坐在榻上,就像藏传佛教里的坐床,接受亲友的祝贺,当天晚上家里会载歌载舞庆祝,亲友们还要送礼。第二天,男孩子坐在轿子里或者由家长背着,前往寺庙,路上送行的人们敲锣打鼓,男孩子坐在轿子里或者在亲人的背上,接受沿路人们的祝福。

    到了寺庙,由寺庙的和尚为男孩子举行剃度仪式和受戒仪式,至此,男孩子方才成为和尚,然后在寺庙里进行学习,时间一般是三到五年。

    朱江以前虽然在云南,但并不知道傣族的这个习俗。很有可能,在内地,这个习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这次押运途中,遇到的唯一一件有趣的事情。

    等围观升和尚仪式的人群离去,马帮大队终于可以前行,缓慢通过村庄。

    马帮众人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万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