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1951 > 第88章 发展方向

第88章 发展方向

    在等待的时候,朱江向登盛问了缅甸政府军的一些情况。m.wangzaishu.cc

    登盛不敢不说。

    登盛介绍,缅甸政府军叫国防军,是在原来英国殖民地军队的基础上扩充组建的,陆军有一万多人不足两万,还有少量空军和海军,空军有三十二架飞机,海军有从英国人手中接手的五艘舰艇。国防军设西北、东部、中部、西南和东南五个军区。

    缅甸政府军的编制延续英军,没有团级设置,旅下面就是营,不过一个营实际上就相当于团,登盛中校的职务就是营长。

    登盛还交代,今年政府军抽调中部军区、东部军区和东南军区的部队围剿国民党残军,发起所谓旱季风暴,结果惨败,被国民党残军赶到萨尔温江以西,目前龟缩在萨尔温江一线。索恩上校,目前就带着部队驻守在景栋。

    登盛交代的情况,让朱江陷入深思。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这是一个占领东枝的机会。

    朱江自穿越来到缅甸之后,一直在思考以后的发展。

    他最初的设想,是以缅北汉人为群众基础,在缅北一带发展,先占据后世果敢同盟军占领的地盘,然后发展到后世佤邦和四特一带,再逐渐发展到整个掸邦。

    所以他离开国民党军队后首先向果敢方向奔去,最终在腊戍附近立足。

    到缅北这一年里,朱江一直在思考以后的发展规划和方向。

    朱江逐渐认识到,不能完全参考后世缅北民地武的发展模式。

    后世缅甸最强大,也是最成功的民族武装势力就是佤联军。

    佤联军脱胎于缅共,独立后完全照搬邻国的组织和发展模式,面对缅甸政府军,佤联军一手坚持和平发展,一手坚持武装自卫,最终形成实际上独立但名义上不脱离缅甸的独立王国。

    佤联军最牛逼的是,一九九六年,和缅甸政府军联合打败坤沙,然后就占领了坤沙的地盘,在缅泰边境得到一块飞地,就在大其力旁边,就是后世的南佤。

    佤邦旁边的四特,全称是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占据中缅边境四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还设立三个县,背靠中国,独自发展,小日子过得相当不错。

    佤邦和四特的发展,一天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只要关闭国门,他们就要讨饭吃。

    但现在这个时代,无法在中缅边境发展,也无法得到邻国的支持。

    相反,还存在障碍。

    如果历史的轨迹没有改变,六十年代,缅共将会在中缅边境发展武装斗争,在中缅边境搞了二十多年,最终搞得一地鸡毛,缅共的四个军区,后来演变成克钦、果敢、佤邦和四特四个军阀控制的特区。

    所以,朱江不能在中缅边境发展。

    掸邦东边是中国和老挝,南边是泰国,北边是克钦邦,西边是实皆省和曼德勒省,要想得到境外的支持,只可能是泰国。

    要得到泰国的支持 ,东枝的位置要比腊戍好很多。

    所以,朱江有点犹豫,是不是趁机拿下东枝。

    现在是机会,但朱江担心拿下,受不住。

    现在政府军正在萨尔温江一带防守国民党军队,如果现在占领东枝,政府军可以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东枝。

    时机未到,只能放弃。

    朱江的发展大计,还是得等到国民党军队退出缅甸。

    时间也就是明年了。

    正说着,东枝城方向来了两辆车。

    一辆是登盛的吉普车,一辆运兵车。

    朱江的军服放在运兵车上。

    还有两辆小型军车,朱江的人已经把政府军的迫击炮和重机枪搬上去。从政府军士兵手中缴获的武器弹药都装上军车。

    比较遗憾的是,政府军的武器和自卫队的武器型号不一致,不能通用子弹。

    这样有四辆车要开走,除了朱江自己,还需要三名司机,结果自卫队里面找不出三名司机,朱江只好叫登盛安排三个司机跟着朱江的人走。

    一切到位,朱江的手下也已经把牺牲的队员安葬,队伍随时可以出发。

    “登盛中校,你的人可以走了,至于以后,我们最好不要再见面。”

    登盛面无表情,在手下的搀扶下,向东枝城走去。

    朱江安排伤员坐在运兵车上,几个士兵坐在小型军车上,他自己开吉普车,车上还带着朱老三和另外两个士兵,至于其他队员,则由唐林带着,继续追赶杨国明的马帮。

    一切安排好,朱江启动吉普车,踩下油门,向前开去。

    运兵车和小型军车跟在后面。

    东枝到腊戍,马帮要走半个月,但开车的话,尽管一路颠簸,也就三天时间。

    三天之后,朱江就开到了腊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