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1951 > 第113章 鸿门宴也要去

第113章 鸿门宴也要去

    杨振材和索恩走后,朱江立即和陈明礼商量。www.huimengwx.com

    不管这个土司大会的消息是真是假,对朱江来说,去曼德勒开会,摆明的是鸿门宴。

    历史上掸邦三代毒枭,杨金秀,罗星汉,坤沙,都进过缅甸政府的监狱。

    虽然他们最后都出来了,但也在监狱里面待了几年。

    其中,坤沙就是缅甸政府军通知他到腊戍开会,到腊戍后随即政府军被控制,然后被送到曼德勒。后来还是他的参谋张苏泉设计绑架两名在缅甸的苏联医生,逼迫缅甸政府释放坤沙,以交换苏联医生。

    朱江可不想冒这个险。

    现在正是掸邦革命党革命军发展的关键时候,一旦朱江出事,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

    陈明礼也认为不能去,但认为可以先打听一下消息,确认土司大会的真实性。

    于是朱江安排给唐林发报,叫他了解附近土司是否得到通知。

    另外朱江还给大泰民族协会发报,让他们帮忙打听土司大会以及土司制度改革的消息。

    不久,情报传来,证实土司大会及土司制度改革的消息属实。

    不过,这并不代表朱江去开会没有风险。

    但是,大泰民族协会认为,朱江可以去开会,因为这是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

    至于安全,协会可以通过在缅甸和泰国的报纸上公开报道朱江的行程,让朱江成为新闻人物,并定义为掸邦民族领袖,土司代表,使缅甸政府不敢对朱江下手。

    大泰民族协会的建议让朱江和陈明礼思路大开。

    即使是鸿门宴,也不是绝对不能去。

    利用得好,还能变成好事。

    政治目的,不一定全都要通过军事手段取得,有时候,外交和宣传也很重要。

    历史上,纳粹德国都非常重视宣传。

    后世,战略忽悠居然成为一门显学。

    经过分析研判,朱江和陈明礼认为可以去曼德勒。

    于是开始筹备出行的事宜。

    朱江立即给大泰民族协会发报,说自己准备前往曼德勒出席土司大会,让他们联系报社记者提前来进行采访,提前制造舆论。

    又给唐林发报,让他在腊戍和霍班土司辖区之间增设驿站,以便自己带玉罕出行。

    朱江决定带玉罕一起到曼德勒,以显示自己傣族土司的身份。

    还要把自己的儿子也一起带上,所以霍班到腊戍之间,要保证每天都能下榻驿站,总不能让老婆儿子露宿野外。

    几天之后,大泰民族协会带来了几名泰国记者。

    这几名记者分别来自中文《星暹日报》、英文《曼谷邮报》和泰文《泰叻报》三家报社,是泰国最有名的三家报纸。

    因为是大泰民族协会联系的记者,这些记者本身也是受大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的年轻人,所以对朱江的掸邦革命党和掸邦革命军都抱有同情心,采访的问题也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采访主要是这几个问题:

    一、朱江的身份;

    二、掸邦革命党的性质和纲领;

    三、掸邦革命军的性质。

    四、朱江是否会到曼德勒参加土司大会。

    朱江一一做了回答。

    关于身份,朱江现在的回答是,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掸邦人,虽然是汉人,但长期生活在傣族山寨,所以最终成为傣族土司。

    至于真相,谁知道呢?这年代可不比后世,不存在什么人肉搜索。而且这种事情,后世也不是没有人干过。譬如掸邦第四特区的领导人林明贤,明明是汉人,后来改一个缅族姓名为吴再林,籍贯也从海南改为掸邦,谁搞得清呢?时间长了,假的也就成真的了。

    关于掸邦革命党和掸邦革命军,朱江表示,掸邦革命党和掸邦革命军是掸邦民族的政党和军队,代表着掸邦各民族的利益,其根本目的是争取民族平等,不寻求掸邦独立,不会分裂国家。

    至于是否参加土司大会,朱江明确表示,自己作为掸邦土司,会出席这个有关土司命运的大会。

    几天之后,《星暹日报》《曼谷邮报》《泰叻报》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对朱江的联合专访。

    文章的标题是《掸邦土司、掸邦革命领袖朱江专访》。

    文章将朱江描述成神秘的,集掸邦土司和掸邦革命党领袖为一身的权利人物。

    文章一经刊出,马上引起极大关注,一时洛阳纸贵,缅甸的缅文和中文报纸迅速进行了转载,连欧美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名不见经传的朱江突然成了国际名人。

    很多国际机构马上展开调查,但什么资料都没有,一无所获。

    最终调查的对象变成了到景栋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