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布局

    时间已经是一九五三年。m.moxiangshu.com

    春节过后,大泰民族协会的人来到了腊戍。

    带头的是颂猜,朱江去年在大其力见过,好像是大泰民族协会的副会长。

    颂猜一行有五个人。

    他们是先坐车从泰国到缅甸,然后从曼德勒坐火车来到腊戍。

    绕了很大的圈子,就是为了避开走山路。

    这种情况,在这个时代,朱江非常理解。

    譬如,这个时代,从中国内地到西藏拉萨,很多人是先从中国坐飞机到印度加尔各答,然后从那里去拉萨。

    在青藏、川藏和滇藏公路都没有修建的时候,从印度去西藏,可能还快一点。

    不过颂猜首先表示,他们从曼德勒过来,是有其他的事情。

    颂猜一行考察了朱江的自卫队总部,还到青龙山跑了一趟。

    大泰民族协会经过实地考察,认可了朱江的实力。

    他们还坦白地告诉朱江,在周边几个国家的傣泰民族独立武装组织中,目前朱江的势力最大。

    朱江当然知道。

    周边各国,中国云南的傣族,对国家认同感非常高,还出现过几个着名的爱国傣族土司。

    老挝的佬族,已经有了国家意识,本身在老挝是主体民族,不可能搞分裂,也不想和泰国合并。

    至于印度阿萨姆的傣族人,根本成不了气候。

    所以大泰民族协会,现在对朱江的自卫队给予了极大希望。

    他们这次给朱江带来了十万泰铢,五部电台,其中一台大功率电台,两台中等功率电台,两台小功率电台。

    其中大功率电台,以后可以和泰国直接联系。

    中等功率电台,通讯距离十公里,小功率电台,通讯距离一公里。

    朱江大喜过望,这可是好东西。

    在这个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的时代,打仗很多时候要凭运气。

    颂猜还带来了一个发报专家,朱江马上在部队里挑选几个有一定的文化,看起来很机灵的士兵,立即参加培训,一定要在颂猜离开前初步掌握接发报技术。

    唐林手下一个叫丁波的士兵说自己以前学习过发报,只是实践很少,朱江马上叫丁波也参加培训。

    泰铢也是好东西。

    自去年下半年部队税收上来后,朱江开始给士兵发军饷。

    士兵不是靠信仰来当兵,不发军饷是无法保持部队稳定的。

    部队的军费来源是烟土,但不能直接给士兵发烟土,尽管烟土在缅北确实是硬通货。

    既然这里属于缅甸,军饷发的就是缅币。

    缅甸虽然现在是独立国家,但直到一九五二年,一直使用的是印度卢比。

    英国人统治缅甸时期,印度和缅甸都属于英国,缅甸银行属于印度分行,都使用卢比,缅甸独立后还继续使用,一九五二年,缅甸中央银行成立,才开始发行缅币。

    而在缅泰边境一带,泰铢比缅币更受欢迎。

    协会送来的十万泰铢,现在折合美元的话,不到一万美元,但也相当可观了,朱江非常满意。

    颂猜还告诉朱江,台湾已经宣布,滞留缅甸的国军将在今年内撤离回台,现在已经开始组织,他要朱江随时注意动向,要抓住国军撤军的机会。

    朱江虽然从后世知道这个事情,但还是很感谢颂猜的消息。

    毕竟无法保证历史一定会重演。

    现在这个时代,待在山上,没有广播,没有报纸,简直就像待在天坑里面,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颂猜还告诉朱江,大泰民族协会给他们筹集了一批武器弹药,可装备五千人的部队,但只能运到缅泰边境,需要自卫队派人去取。

    送走颂猜一行,朱江马上召集部队主要负责人开会。

    陈明礼、马奎、唐林和赵治进,还有刘富贵。

    刘富贵以前的火炮支队撤销了,火炮分配到各营,刘富贵现在是马奎的副团长。

    朱老三也列席会议,他虽然没有职务,但一直是朱江的心腹,而且朱江以后准备成立一个特务连,打算让朱老三当特务连连长。

    朱江把颂猜带来的信息转告大家,让大家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国军马上要撤离,我分析,国军部队里一定有很大一批人不会选择离开,这些人会去哪,能不能为我们所用,这是我们先要考虑的。

    再就是,国军离开后,国军留下的那么大的地盘,我们要不要去占领。”

    朱江首先给大家明确思考的范围,不然一个个茫无头绪。

    朱江这样一说,大家就议论开了。

    “我要是还在国军里面,这次肯定不会撤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