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孟萨

    朱江向钱刚了解撤军前后的情况。m.zhongyuege.cc

    钱刚说,去年缅甸政府军几乎动用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军力,还雇请印度雇佣军,并强令克钦地方武装参加,发起“旱季风暴”,意图一举全歼国军部队。

    国军付出巨大代价,最终用计将政府军包围,结果雇佣军被全歼,克钦族的军队也被打败,被迫向国军投降,并发誓永不与汉人军队为敌。

    政府军全线崩溃,溃兵拼命逃窜,一路狂奔,一直逃到东枝城才停下。

    缅甸政府军的旱季风暴行动彻底失败,此时缅甸已经没有实力对付国军,以至于李弥在泰国曼谷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口出狂言,说:“我李弥要做云南王不大容易,但要做缅甸王易如反掌,关键看我想不想做。”

    缅军的惨败引发缅甸全国民众的抗议,缅甸政府战场上无法打败国军,就在国际上提出控告,缅甸政府的控告得到了众多中小国家的支持,因为这种以强凌弱的行为触动了许多国家被侵略的历史记忆。最终联合国以压倒多数做出决议:一切外国军队必须立即无条件撤出金三角,缅甸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

    联合国通过决议之后,美国人出头在曼谷组织召开相关国家和地区四方会议,最终达成协议,决定国军从金三角撤军,并决定从泰国撤离,国际社会予以监督。

    撤军决定作出后,国军部队里面人心惶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撤离的主要是这几类人,老家是云南的,还梦想有一天回家;老家是金三角本地的,主要是新参军的士兵,不愿意离开故土;还有一些人是担心到那边之后失去权势,这主要是军官阶层。

    于是,在撤军还没有开始之前,三类人就以不同的方式离开了。

    梦想回云南的那批人,成建制地离开,携带武器悄悄前往缅老边境的密林,开辟国军在金三角的另一块根据地;

    本地的新兵,放下武器,悄悄当了逃兵;

    既不想去那边,也不愿继续打仗的军官,悄悄收拾细软,卷起士兵的军饷,一走了之,跑到东南亚或者香港当寓公去了。

    朱江听了钱刚的介绍,分析现在的局势,认为国军的撤军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估计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彻底完成撤军任务,现在在大其力就地招兵买马,显然时机不合适,就决定先到孟萨,在孟萨立足再说。

    于是朱江告诉钱刚,他的自卫队已经进入孟萨,将接手国军以前的地盘,希望钱刚联络离队的国军士兵,前往孟萨加入自卫队,到时候会给钱刚一个职务。

    于是朱江带着朱老三等人,携带电台,向孟萨行去。

    孟萨在大其力和景栋之间,距离景栋更近,后世,这里设立有孟萨县。

    在国民党军队来到孟萨之前,孟萨是大土司刀栋西的地盘。刀家土司在孟萨世袭几百年,是这片土地上至高无上的王者,但国民党军队强行闯入这里,践踏了古老的土司制度。

    刀土司不仅拿国军没有办法,为了消除危险,土司还主动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李国辉的一个参谋长,当然,后来土司一家也确实得到了国军的保护。

    几天后,朱江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国军金三角总部孟萨。

    孟萨只是一个小镇,国军已经人去楼空。

    马奎的人已经提前到达孟萨。

    国军的军营是现成的,自卫队直接入驻。

    马奎带着朱江到处查看。国军总部不仅有军营,还有军火库、学校、医院。

    军营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只见路上立着一个牌坊式的大门,两边是木制柱子,中间横着一块木匾,上面写着“反共抗俄军政大学”。

    大学里面有训练场和教室。

    据了解,这所大学里面的学员分为军官和普通士兵两部分。

    士兵主要学习军事技术。

    而军官则主要学习三民主义、政治理论和国际时事。军事上则研究丛林战。

    而政治理论,主要是学习两本书,一本是《中国之命运》,一本则是《论持久战》。

    学习《论持久战》,意味着国军承认失败,并打算学习敌人的长处。

    看来李弥是个干大事的人。只是方向不对,怎么都不可能达到目的。

    孟萨总部还有一所小学,是给部队家属里面的汉族孩子设立的。

    有一说一,残军无论到哪里落脚,都没有放弃对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残军到泰国美斯乐落脚之后,在美斯乐创办了中文小学和中学,其教学质量甚至超过泰国本地的大多数中文学校,美斯乐中学的毕业生,有机会到海峡对岸读大学,东南亚一带,很多华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斯乐读书。

    朱江在残军总部转了一圈,感慨万千。

    自李弥来到金三角后,短短两年时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