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打下景栋和大其力交给朱江,这种把戏实际上非常拙劣,但历史上很多大事件,都是以非常拙劣的借口发起的,譬如说日本人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卢沟桥事变,美国人以一袋洗衣粉为借口侵略伊拉克。m.wenqishuku.cc后世果敢同盟军打下缅甸政府军控制的户板后转交给佤邦,也是一个模式。
也就是说,再不要脸的人,也要讲究师出有名。
现在掸邦就剩下东枝没有拿下,以朱江现在的实力,拿下东枝是小菜一碟,轻而易举,但就是师出无名。当然,还有个腊戍城,但腊戍城现在和拿下也没有多大区别。
朱江还不想破坏这个世界的潜规则。
但还能不能借国军的身份拿下东枝,朱江有些犹豫。
毕竟这第二次国军撤军,缅甸政府虽然没有参与,但动静这么大,肯定是知情的,国际上都有报道。
不过,夺取东枝,也不是现在的当务之急。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消化刚刚拿下的两个城市,大其力和景栋。
这是朱江的部队第一次控制城市,如何管理是摆在面前的大事。
从山区走向城市,是部队发展壮大之后的必经之路。
不仅仅是两个城市,整个掸邦以后的治理问题,都马上要提上日程了。
但现在紧要的是解决两个城市的治理。
朱江把陈明礼从孟萨叫过来,和马奎、赵治进、朱老三等人开会。
关于景栋和大其力的管理,经过讨论,决定,革命军总部由孟萨搬到景栋,朱老三的特务担任总部的警卫和景栋城的治安管理,陈明礼暂时兼任景栋城的行政管理,马奎暂时兼任大其力的行政管理,总之现在各地都是军政一体。
地方的管理 ,现在也很简单,就是收点税,再就是维持治安。
教育,司法,医疗,工业,金融,这些现代社会必备的东西,在这里都是不存在的。
至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都是极其原始的状态。
实际上,掸邦高原的很多地区,几十年之后,都还是这种状态。
朱江觉得要达到自己的目标,还任重道远。
新加入的五百国军士兵,分别编入马奎和赵治进的部队。
会议还决定,赵治进的部队,暂时驻扎在孟萨,但从现在起,开始做好进攻东枝的准备,部队应该逐渐向西行动,控制萨尔温江的主要渡口,并在渡口边建立定居点,一旦时机出现,立即西渡萨尔温江,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东枝,完成解放整个掸邦的历史使命。
是的,会议使用了解放这个词,意思是要把掸邦人民从大缅族主义的压迫和原始落后的土司制度下解放出来。
这个词的提出,也意味着明确了掸邦革命军现在的目标和任务。
会议结束后,赵治进带着队伍向孟萨进军,朱江和陈明礼带着朱老三的特务连前往景栋。
到达景栋,朱江和陈明礼进驻原政府军东部军区总部。
第二天,革命军在景栋城发布安民告示,告示用汉、傣和缅三种语言写成,内容是掸邦革命军接管景栋城,暂时设立景栋军政委员会,代行政府权力,其他一切照旧,望市民安心。
等初步安顿下来,朱江带着朱老三专程拜访吴廷安。
吴廷安已经知道朱江现在的身份,没想到朱江还来拜访他,不仅喜出望外,同时又有点惶恐不安。
以前双方是生意伙伴关系,没想到现在朱江已经是一方之主,吴廷安成了朱江治下的小老百姓。
在权力面前,再富的人也不过是小民。
吴廷安把朱江请到里面的院子。
“吴老板,我今天来 ,是向你了解一些情况,并向你请教的。”
“朱司令,您太客气了,有什么话您只管问。”
吴廷安对朱江态度明显比以前要殷勤得多。
“我想知道,景栋的老百姓对我们的部队进来是什么看法,我们的部队有没有什么做得不对的,你只管直说。”
“暂时老百姓对你们的部队没有任何意见。其实,掸邦的百姓对老缅的军队从来都很反感,缅族人骨子里歧视掸邦人,不把掸邦人当人看,老缅的军队走了,这里的老百姓从内心是高兴的。”
“那老百姓有没有什么希望我们做的?”
“老百姓只要当兵的不干扰他们的生活就够了,再就是少收点税,其他哪有什么要求。老百姓最希望的就是平安,不要经常打仗。景栋这地方,这么些年来,什么英国人,中国人,泰国人,缅族人先后来到这里,城里的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这次你们进来,也不过是又换了一个主人。”
“我明白了。以后我们会一直住在这里,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以后就不会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