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面出来,手里拿着一两本书。

    江望榆跨进门槛。

    书坊掌柜正在给人结账,听见声响,笑着招呼:“公子来买书?我这儿正忙着,您请自便。”

    她点点头,走进架子后,拿起一本书,翻开。

    贺枢跟着走进来,随手翻开本书,是寻常的诗集,看了几眼,听见一阵窸窸窣窣的找书声音,不由朝身边的人投去目光。

    视线一瞬间交汇,江望榆僵在原地,抽出压在最底下的一本书,小声道:“抱歉,我吵到你了。”

    贺枢摇头。

    江望榆捧住书,捏住书页一角,轻轻翻开,仔细看完第一页,缓缓翻开第二页,力图不发出丝毫声响。

    接连看了五六页,没有看到想找的内容,她又合上书,小心放回原处,巡视一圈架子上的书,思索该拿哪一本。

    “你想找什么书?”贺枢压低几分声音。

    江望榆只摇摇头,在心里估算了下时辰,比了一个借过的手势,同时说:“我要回家了。”

    贺枢没有追问,转身朝外走。

    她跟在后面,视野被他的背影遮挡,耳边传来一道惊讶的声音:“你们也在这里?”

    贺枢往旁边一迈。

    江望榆借此看清来人,竟是之前在茶楼遇到的那个年轻学子。

    “你们是来买书?”年轻学子忽然把手背到身后,别开视线,“不知道看中什么书?”

    她看了一眼对方先前站的地方,摆放几本话本,隐约猜到对方手里拿着什么。

    再看看年轻学子神情躲闪,她只当不知,但想起家里的母亲和兄长,原本要往外走的脚步停了下来,顺手拿起一本话本。

    她翻了两页,居然还是之前                                                看过的那个失意书生偶得天子赠送白银,后来金榜题名、加官进爵的故事。

    “足下也喜欢看话本?”年轻学子目露几分好奇,挠挠头,“我还以为别人都嫌弃看话本是不务正业……”

    “看看而已。”江望榆放下话本,“借过。”

    年轻学子连忙让开,手里抓着话本,低声感慨:“要是我也能像话本里写的那样,遇到圣上就好了……”

    贺枢脚步微顿,旋即追上前方的身影,问:“你觉得刚才那个话本的故事怎么样?”

    江望榆偏首看向他:“嗯?”

    “你觉得好看吗?虽说是虚构的故事,但第一次看的话,还挺有趣。”

    她往街边看看,行人不多,仍压低声音:“你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在大街上遇到圣上吗?”

    “……或许要看缘分。”贺枢不动声色地回答,“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江望榆想起天子出行礼仪,繁琐冗长,声势浩大,轻轻摇头:“可能吧。”

    她不欲再谈及这个话题,问:“明天还要去看宅子吗?”

    贺枢点头,想了想,说:“未时正,在时雍坊碰面。”

    她答了声好,“我先回去了。”

    拐过街角,江望榆驻足回望,隐约看见他朝西苑的方向走,步伐略显匆忙,不由盯着他离开的路线,记在心里。

    直至再看不见他的身影,她才转身回家,陪母亲和兄长吃了晚饭。

    白日暑气还未消散,空气里残留几分闷热。

    江望榆搬来三张藤椅,放在院里的枣树下,手持一把大蒲扇,给董氏扇风,劝道:“娘,天都黑了,您白天绣,这样对眼睛不好。”

    “就剩两针。”

    董氏拿着一件靛青色斗篷,绣花针从容地在布料间穿梭,朵朵祥云纹浮现在斗篷边缘,随后递到她的眼前。

    “喜欢这个绣样吗?”

    “喜欢。”她一口答应,披上斗篷,在董氏面前转了两圈,仔细折叠放好,“娘,现在才夏天,您不用着急,白天慢慢绣。”

    江朔华端起边上石桌的茶碗,缓缓递过去,“娘,喝水。”

    董氏接住,喝了半杯,笑道:“左右现在不忙,有空绣几针,不碍事。”

    江望榆收拾小竹筐,瞧见里面的绣绷,拿起来放在手里打量。

    “怎么了?”董氏问,“想学女红?”

    她先摇头,再点头,最后摇头,说:“我只是在想星图好不好绣。”

    “有纹样图自然好绣。”董氏掩嘴打了个哈欠,“你想要星图纹样?”

    “不是,我就随便问问。”

    江朔华听见轻微声响,连忙说:“阿娘,您先去沐浴,早点休息。”

    “哥哥说的对。”江望榆也劝道,“今晚我来帮哥哥敷眼睛的药。”

    被一双儿女同时劝说,董氏抵不过,点头应了声好。

    目送母亲走进耳房,她转回身,“哥哥,距离敷药还有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