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三十一章

    “简直欺人太甚,我们虽兵力不足,但我燕国真与他虔国交手,他虔国也不一定能讨到便宜。”

    “可是王上一直以来素有贤仁之名,此事开战,百姓遭殃,王上必然会遭到声讨。”

    “总不能每年都交出去一座城池吧?这样下去我燕国国土何在?大燕何存?”

    “开战打不过如何处?”

    “……”

    王座上的襄临王荒唐至极,纵然在巍峨大殿,却依旧左拥右抱,他皱起粗眉,开口间气息有些虚:“行了。”

    大臣们霎时噤声,虽然王上荒唐,但这乱世不是由一人造成,比起襄临王,他国并不遑多让。

    襄临王视线由怀中的美人转向殿内唯一一个气定神闲的云钦,他询问云钦的意见:“云卿,你怎么看?”

    一众官袍加身的大臣分成两批站在两侧,只有少年一身宽大素袍,衬得他神仪明秀。

    说起来,云家祖上倒并不是燕国人,所以云家的人算得上是襄临王的客卿。

    云钦抬手作揖,神色淡然:“战或不战,其中利害想必宋来将军比臣更清楚一些,王上或许可以听听将军的意见。”

    襄临王一听,也觉得有理,宋来是武将,多年在军中,这方面确实比云钦更有经验。

    宋来上前一步,说出自己所想:“回王上,末将觉得,一味割地求和,只会让他国盲加效仿,所以,此战必应。”

    此话一出,立即遭到诸多大臣的反对。

    “这怎么行,近些时候诸国才堪堪宁静,一旦我燕国再起这个头,岂不是要成了罪人?”

    “是啊,言之有理。”

    “……”

    “胡说八道,哪个国家没有打过仗,唯我燕国一打就成罪人了?”

    都是些无用的争吵。

    襄临王眼一扫,视线又落在云钦身上,他不耐烦地开口:“云卿,还是你说吧。”

    殿下的少年尚不及弱冠,言行举止却比那些老臣还要稳妥不少。

    以往众臣无计可献或争执不下时,云钦站在其中便足以稳定人心,毕竟他的身后是整个云家的势力。

    他淡淡开口:“臣觉得宋来将军此言不妥,燕国兵力并不足以抗衡他国,开战必会吃大亏。”

    殿内的大臣们并不意外,云钦心系百姓,一旦开战最先受到战火波及的便是百姓,按照他的性子,便是有一战之力,也不会谏言应战。

    以往每次收到战书,他都是持反对意见,而彼时的襄临王只顾吃喝享乐,哪里又有多余的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

    平日里一应国事,都是交于云钦去处理,若云钦不在时,襄临王才会勉强看上几                                                眼。

    是而对云钦极为信任。

    只可惜,云钦近两年名声大噪且颇有些功高盖主之势,襄临王虽荒唐,但皇家威严却不容外姓之人侵犯。

    所以一襄临王有意无意的在暗中慢慢架空云家的势力,生怕云家势力一再壮大造成威胁。

    这些云钦自然也知道,一再的针对,太过明显。

    而在这样赤裸裸的怀疑下,他所言所行皆会遭到襄临王的质疑,所以,他若是想说服襄临王开战,那么此时便只能说反话。

    “我燕国地广,区区一座城池给了便给了,至于虔国的战书,不过是一个想要讨便宜的幌子……”

    襄临王在云钦尚未说完时,便冲着殿下的宋来颔首示意他退下,宋来行礼退下,转身时冲着还在分析局势的少年冷哼一声。

    云钦的话戛然而止,他毫不在意宋来那略带挑衅的一声轻哼,但在宋来退下后,朝着王座上的人看去。

    似乎不解其意。

    王上冷淡道:“宋来将军驻扎边疆多年,退敌无数,胜仗无数,此事便全权交给他去办吧。”

    殿内的大臣面面相觑,显然是被王上的态度有所惊到,毕竟之前云钦说一不二,襄临王也极为信任他,可如今的架势,倒是有几分偏向宋来将军。

    帝王心思,一向多变。

    准确来说,是多疑,疑心一生,自生暗鬼。

    云钦语气温和,情绪毫无波澜:“既然王上早有决策,臣便不再多言。”

    襄临王点头,突然谈论起另一桩事情来,他道:“比起此事,孤更想让云卿去办另一件事情。”

    云钦话间恭敬:“王上请讲,臣万死不辞。”

    襄临王挑眉:“果真?”

    云钦:“是。”

    襄临王不再卖关子,开门见山。

    “听闻云妡小姐,绝色动人。孤有意纳她入宫为妃,千宠万娇,于她一身。不知你这做兄长的,可有意见?”

    随着此话一出,金碧辉煌的大殿内顺然便冷窒下去,云钦浅浅掀眸,里头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