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那是连日操劳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对齐先生的信任,仿佛只要有徐先生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徐先生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他靠在龙椅上,微微揉着太阳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又疲惫的神情。
徐先生摆了摆手,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陛下言重了,陛下曾答应给我一个重任,如今我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他微笑着说道,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太师椅的扶手,节奏平稳,仿佛在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徐先生微微仰头,眼中闪过自信,仿佛能穿透眼前的混乱,看到未来朝堂有序运转的景象。
随后,他微微清嗓,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缓缓说道:“这些年,我们在开封王府秘密培育了一批年轻学子,如今这大半空缺官职,皆可由他们补上,短期内便能让朝堂政务如常运转,有条不紊。至于余下的少量职位,随着时间推移,我们自能妥善甄选贤才,徐徐填补,断不会让朝堂运转出现丝毫阻滞。”
“徐先生,此乃关乎朝堂根基、社稷安稳的关键要务,如此,便要辛苦徐先生为我大明甄选合适官员了。先生为大明殚精竭虑,朕当铭刻在心。”朱橚朗声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诚恳。
徐先生于朱橚而言,无异于诸葛孔明于刘皇叔。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臣的本分,陛下!”徐先生微微低头,表达着自己的谦逊,尽显臣子的本分。
说完,徐先生缓缓抬起头,目光柔和地落在朱橚身上,嘴角的弧度逐渐扩大,忍不住轻笑出声,那笑声里带着几分如释重负,又含着对未来的期许。
他眼睛微微眯起,眼角挤出几缕细纹,在昏暗的殿内烛光映照下,竟添了几分亲切与随和,全然不见方才运筹帷幄时的高深莫测。
朱橚见状,也被这轻松的氛围感染,脸上扬起一抹爽朗的笑容,眼中满是笑意,他微微摇了摇头,调侃道:“先生,您方才那故作镇定、胸有成竹的模样,怕是连自己都觉得有趣,忍不住发笑了吧?”
两人相视一笑,君臣默契尽在不言中。
仿佛此刻他们不是君臣,而是相识已久、共患难的挚友。
这一笑,也预示着大明即将迎来新的开始。
一个终将大明日月龙旗插遍蓝星的日不落新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