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前往昭陵府

    七月初七,张家父子告别了依依不舍的张母,从清水镇直接来到了武隆县。m.wangzaishu.cc



    按照张伟的意思,自己年纪大了,可以一个人去昭陵府参加院试了。



    但这个想法张父张母都坚决不同意,一定要让张父陪同张伟来昭陵府。



    中午时分,张伟等五人及随从人员在提前约定好的武隆码头碰头了,张伟一看,付同程和李二的父亲也都来了。



    想想也是,这个世道虽然还算太平,但一般人都不放心让自己家十五六岁的儿子一个人出远门。



    几人碰头后各自买票上船。



    上船后,五人才开始相互介绍起来,隔壁大水镇的两位童生一人姓王名然,十七八岁,一人姓赵名直,二十出头。



    王然的穿着看起来明显比普通人要好很多,他的随从也是叫他少爷。



    赵直看起来就和张伟等三人在一个层次了,他的随从叫他二哥。



    当张伟等三人介绍陪同自己来的都是自己父亲后,王然惊讶的说:“那你们不是把自己的父亲当书童吗?”



    书童一般都是家奴,说张伟几人用父亲作书童,几人听了这话都感到很不舒服。



    付同程冷冷的说到:“我们没有书童,我们父亲只是来陪同我们考试的。王少爷想错了。”



    书童在清水镇这种偏远贫困的小镇极为少见,张伟等人知道的只有方大同方公子拥有书童。



    要知道大夏朝开国这六十年来严禁刻意蓄奴,再加上现在处在国力上升期,民众生活整体还算过的去,因此卖儿卖女之事很少见。



    普通地主一般要雇人也多是以长工\/短工的形式,像书童这种家奴一般地主都用不起。



    赵直听到双方言语,赶紧插话道:“王然老弟,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我们普通人家哪里用得起书童,平时都是自己处理杂事,考试时才请家里人来帮忙一下。像我第一次参加考试时也是家父陪同的,现几年家父年老才让堂弟来帮忙。”



    赵直继续打圆场:“几位莫怪,王兄弟心直口快,不是故意的。”



    王然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对着众人一通道歉。



    张伟等人见其态度也不好再说什么。



    王然的态度最多算富贵人家用书童习惯了,一时说顺嘴了,张伟等人心里不舒服也不好再追究了。



    不过双方也都沉默了起来。



    张伟看着这昭水河,感受着不同的地方风情。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行船到了下一站武冈后,船就停靠在武冈县不走了。



    等明天早上再继续航行去昭陵府。



    之所以从武隆到昭陵走陆路只要一天就能到,而走水路要两天就是这个原因。



    晚上停靠在码头休息时,一行人实在无聊又聚在一起聊起天来。



    王然这时候献宝似的说:“你们知道吗,本次主持院试的学台陈是陈大人是辽东人,今年刚升上来的。到任后除了长沙府的院试,第一站就到我们昭陵府来主持。”



    赵直说道:“这是听你舅说的吧,有没有更仔细点的信息,陈学台喜欢什么文风,有没有出过文集之类?”



    王然说:“陈大人新官上任,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信息。”



    张伟等人惊讶的看着王然,心想这王然真的厉害,居然能弄到主考官的信息。



    要知道张伟等人都是老老实实的最底层的考生,以前都只知道闷头学习和考试,从前都没想到可以从主考官的偏好入手。



    当然他们想的到也做不到,他们完全没有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



    张伟有后世的经验,他的吃惊程度自然比其他人好一点。



    张伟开口问道:“王兄的信息可靠吗?如果陈大人真的是初次主持院试,那么他有什么偏好的文风吗?长沙府那边考过的学子有什么反馈吗?”



    王然开口回道:“我舅的消息肯定不会错的。长沙府那边刚考完不久,各种信息都有,还没有什么特别可靠的信息传过来。只有一条,考生们都反馈,题目出的十分规矩。”



    张伟说到:“看样子目前也只能得到陈夫子是新考官,出题中规中矩的信息了。多谢王兄分享。”



    王然颇为豪气的说:”大家都是同乡,如今又是五人相结,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张伟看了王然一眼,心想王然的家教可以啊,虽然家世明显好于众人,但嘴上得罪人后能够拉下脸来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