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168章 在淮安府的第一个新年

第168章 在淮安府的第一个新年

    在回淮安府的路上,鲁师爷讲了他和陆侯爷和现任浙江都指挥使的事。m.luhaibing.com



    鲁师爷随军负伤后,陆侯爷倒是没嫌弃鲁师爷少了一只手,想带他一起去北京。



    但鲁师爷是江浙人,一辈子在江浙侍惯了,不愿意去北京。



    所以后来陆侯爷升官去北京后,鲁师爷继续选择留在浙江都指挥司当师爷和参谋。



    可是陆侯爷之后的都指挥使看老鲁不惯,加上老鲁确实没了一只手,有什事不方便做,所以就找借口让老鲁走人了。



    老鲁只好来南京的找份营生。



    张伟在腊月二十五汇合所有来南京人员后,于当天下午又带队将人都带回了淮安府。



    在回淮安府的路上,张伟问了鲁师爷很多倭寇相关的问题。



    张伟:“老鲁,这些年东南沿海的倭寇还多吗?”



    老鲁:“本朝从先皇时期起,倭寇开始渡海过来骚扰我东南沿海各地。



    在大顺元年,倭国的石见大银矿被发现后,倭国与我国贸易扩大,倭寇也逐渐增多,在大顺十年左右达到最高峰。



    在东南海军和陆大人的联合打击下,近些年有名的倭首都已经被斩杀,沿海地区的倭匪减少了很多。



    但偶尔还是有倭寇入侵,大人为政淮安,切不可大意。”



    张伟:“本官明白,所以特地请了你来给我当军事顾问。



    对了,倭寇的武力怎么样,听说他们极为凶残。”



    老鲁:“以他们的身高,如果跟我华夏人正面拼武力,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东南诸卫所的战斗力虽然下降的厉害,但如果有合格的武将把他们组织起来,对抗倭寇还是不在话下的。



    倭寇在东南之所以凶名远扬,一是确实是部分倭国武士打起仗来凶狠之极,根本就不怕死。



    二是倭寇对百姓极为残忍,倭寇攻下某地后往往故意残杀当地百姓,他们喜欢让这种方式让百姓们都害怕他们,消磨百姓们反抗他们的勇气。



    三是,倭寇特别能跑,一旦打不过他们就会分散逃跑,所有打败他们容易,消灭他们太难了。”



    张伟:“倭寇对东南沿海之祸害不知道何时才能根除。”



    鲁师爷:“或许要等我朝的无敌海军真正成形之后吧。”



    这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两人说到这里都沉默起来了。



    由于回去时没有押运税银,他们只花两天半的时间就回到了淮安府山阳县。



    腊月二十七,张伟回到淮安府府衙后,张伟果然看到了朝廷的两条人事相关的邸报。



    第一条原副相张达老病告退,以阁老刑部尚书刘胜武代之。



    第二条是新任副相刘阁老不再兼任刑部尚书,刑部左侍郎升为尚书,但入阁的名额却给了新任的吏部尚书王楠。



    张伟回来后上门来给张伟送年礼之人就络绎不绝。



    在南京张伟是下级需要到各个上级部门,各个领导府上去拜年送年礼。



    回了淮安府,张伟就是绝对的老大,淮安境内所有人都想来拜访一下张伟这位父母官。



    特别是一些八九品低级官吏,虽然他们也知道知府大人大概是没有精力一一接受他们的拜年和年礼的。



    但他们不知道新知府的脾气,不敢不来送,万一知府大人记这仇呢。



    张伟看到自己门口乌泱乌泱排着队的基层小官,很及时的立了规矩,七品以下官员没有特别理由不见。



    就这样,张伟年前还是见了好几十个下属官员,十多名士绅代表,十多名各行各业的名士。



    等到了大年二十九,张伟见完了所有该见的人。



    给府衙的所有公职人员按往年惯例发足了晌银。



    给完成税款任务的清河和永安两县县丞写了推荐信。



    又祭拜了各路神明,张伟的耳根才算清静下来。



    等张伟回到内宅,邹若芙为首的家眷们已经准备好了过年的气氛。



    阿荷和夏紫两人拿着账本来到张伟邹若芙夫妇面前,夏紫开口说:“老爷,夫人,今年府上的账不好算,送礼的太多了,我们不知道怎么记。”



    张伟拿过来账本一看:“我看看有多多,把你俩吓着账都不敢记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乖乖,张伟到任不到两个月,礼金足足有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