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是不喜欢妾身再参与工厂的经营吗,可是妾身有点舍不得呢。“
张伟:“放心,爷不是那么古板的人,爷是有些问题想跟你了解一下。“
赵灵菲:“爷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这行应该没人比妾身更懂了。“
张伟:“灵菲,你那工厂有多大的规模呀,雇了多少工人?“
赵灵菲:“妾身的工厂最初只有十三人,员工都是赵家的女仆或男仆的妻子。
现在工厂内有员工三百人左右,除了赵家的仆人,大多是清河县内的良家妇人和少女。“
张伟:“这么大的工厂利润怎么样?“
赵灵菲:“我们工厂一年流水在八九千两左右,年利润一般在一千五百两到两千两左右。“
张伟:“这个工厂交税吗?“
赵灵菲:“老爷,妾身的厂子可都按商律合法交税的呢,一年至少要交八百两的税金。“
张伟:“灵菲误会了,爷又不是在查税,只是想全面了解一下工厂的经营情况。“
赵灵菲:“老爷,官府连妾身这种小厂也想要管吗?“
张伟:“厂子虽小,可是关系的是民生,是老百姓的钱袋子,官府当然要管。
放心,不会不准你们经营的,但是一定要合法经营,合法纳税。“
赵灵菲:“你们官府啊,总想把什么事都管起来,都按自己的心意来才好。“
张伟:‘哈哈,当官的都喜欢干这个事,你要是当了官,也会这样干的。
对了,像你这样的工厂苏北这一带多不多。“
赵灵菲:”多,怎么不多,我们这边民生富庶,对衣食住行等各行各业的要求都比例高。
所以产生了很多专业的小工厂来生产这些用品。
像妾身这样三四人的小厂,淮安府每个县都有好几家。
像扬州,苏州,杭州那样的大地方,据说遍地都是工厂,甚至有好几千的人大厂呢。
反过来,工厂生产的东西多了,我们也能卖往外地甚至海外。
我们给苏北地区挣回大把的银子,像妾身的工厂,每年有三成的销量是来自朝鲜和越南。
妾身工厂织出来的布料,在苏北不算什么,但是到了朝鲜和越南,那可都是高档货,买的可贵了呢。”
张伟心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吧。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工业革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