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239章 临行前,回南京

第239章 临行前,回南京

    张伟从恩师刘副相府上回到苏北会馆后,心里还是比较感慨的,自己的恩师说要退了,前些天拜访吕阁老时,他也说着快要退下去了。www.czyefang.cc



    如此一来,等到这两位真的退下去,张伟自己刚刚当官时的那一届内阁成员就全部退出了历史舞台。



    果然无论怎样的风流人物,都会被时间送进历史的废物堆里。



    何再道的到来,打破了张伟的感慨时间,张伟问:“老何,那个杨县令的信息打探到了没?我们在北京待不了几天了。”



    何再道:“大人,我托了一个吏部的关系,已经打听到了这个杨县令的履历。



    杨渥,山东济宁人,现年二十九岁,父亲是济宁府一个从九品的小官。



    大顺十九年二甲进士,曾在户部现审处任主事,今年四月,突然被调到顺天府担任丰台县的县令。“



    张伟:“户部现审处可是一个重要岗位啊,怎么会突然被扔到丰台县来当县令了呢,看样子是得罪人了。”



    何再道:“这样不是正好吗,大人您才好招揽他。”



    张伟:“那你也看看他得罪了谁,和因为什么得罪的。



    这样,你再派人去请他来一趟,咱们把事问清楚,如果能用,我们尽快敲定下来。



    如果不能用就尽快放弃,总之不能因为一个人耽误了我们回苏北的安排。”



    何再道:“好的,大人我明白了。”



    张伟:“对了,你帮我取一千两银票,送到司礼监陈太监在宫外的府上去。”



    何再道:“大人,这个,咱们以什么名义送啊。”



    张伟:“随便找个名义,只要署上本官的名字即可。”



    当天晚上,陈太监回到自己的家里,管家把当天的拜帖和礼单呈上,说:“老爷,今天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张伟张大人直接派人送了一千两过来,却只说交个朋友,您看这事?”



    陈太监:“苏北布政司,左参政张伟,哦,老爷我知道他要什么了。



    这银子咱们收下了,你明天派人随便回点礼物给张大人。”



    说完他吩咐在自己身边伺候的小太监说:“李小子,你记住了,明天去御造司传个话。



    就说陛下赐给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张伟父母的牌匾”有福之家“要在半个月内造好,一个月内给张大人送过去。



    知道了吗?”



    小李太监:“干爹,儿子办事您放心.”



    这皇帝随口说赏赐的东西,他可能转头就忘记了。



    所以这东西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被赐之人的手上,这取决于很多因素。



    像张伟这种情况,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当时在大顺帝身边的办事太监。



    张伟为了能尽快拿到御赐的牌匾,干脆用了最直接的办法--撒钱大法。



    陈太监:”咱收了人家的钱,就要给人家把事办妥了,这样人家下次才会找你。



    咱家感觉这位年轻的张大人以后会是咱家的大客户。“



    与此同时,在苏北会馆,张伟的住所内,丰台县令杨渥正在向张伟行礼道:“下官丰台县令杨渥,拜见张大人,不知大人召见下官所为何事?”



    张伟:“杨县令,来来来,坐坐



    本官有话就直说了,通过前几天的周管事一事,本官挺欣赏你果敢的处事风格的,想问问你愿不愿意去办北布政司任职。”



    杨渥听完张伟的话,并没有马上回话,而是想了一会才说:“想必大人已经看过下官的履历了吧,大人就不好奇下官为什么会从户部现审处的主事下放到丰台县任县令?”



    张伟:“依本官猜测,大概率是你得罪某个户部大佬了,但这人应该不是财相李大人。“



    杨渥:“大人果然是明白人,只是大人如何确定下官得罪的不是财相李大人呢?



    张伟:“就凭你现在还能在顺天府当丰台县令,够不够?”



    杨渥:“不错,以财相李大人的权势和风格,下官要是得罪了他。



    估计早就去了某个边疆苦寒之地喝西北风去了。“



    杨渥只是稍微停顿了一下,马上坚定的说道:“大人,承蒙您看的起,下官愿意追随大人,去苏北建功立业。“



    张伟:“哦,这么快就决定了,不再考虑一下了?“



    杨渥:“大人愿意用下官,不就是看中下官的果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