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客文学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251章 张伟反击何林

第251章 张伟反击何林

    公孙白一听,还只要谨慎行事,才能怎样怎样,那就是一旦不谨慎,肯定会连累到自己了?



    何林这帮人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后果,完全只是想把自己当枪使。m.wannengwu.com



    公孙白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马上就翻起脸来。



    杨师爷自知理亏,也不好意思再纠缠下去了。



    没有了公孙白的配合,何家有家仆在扬州自然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反而何家的仆人们因为言语中明目张胆的攻击在盐工中声望不错的张伟,被盐工们揍的鼻青脸肿。



    杨师爷走了,公孙白拿着何林的信却也一时举棋不定。



    把信送给张伟吧,又好像自己在低三下四的向张伟讨好和认错。



    把信留着吧,万一张伟后面知道这回事了,恐怕会对自己的印象就更差。



    就在公孙白还没决定好怎么办时,苏北官场出大消息了。



    大顺二十二年底,苏北官场突然爆出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松江知府刘齐被督察院手持圣旨以贪腐,纵容家人为恶乡里,侵占民田,迫害商人和良民等四条罪状捉拿入狱。



    这刘齐不仅是松江的知府,更是苏北右参政何林的死党,也是何林同一师门的亲师弟,两人同为苏北的本地派代表。



    这下公孙白也不纠结了,不过他还是没有自己来南京,而将信给了扬州同知黄东山。



    众所周知,黄东山是张伟提拔上来的人,自然是向着张伟的。



    黄东山拿到公孙白给的信后,不敢轻慢,直接借着年底来拜年的理由,亲自把信送给了张伟。



    张伟拿到信后,很快就理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何林竟然敢主动对付自己,那这样子自己也不必客气了。



    于是张伟把在南京活动的徐州知府吴宪召到府上。



    去年苏北行省要增加参议时,吴宪曾经给何林送了两万两“厚礼”。



    何林答应帮忙为其争取,结果吴宪连布政司内部的推荐名单都没有上。



    吴宪事后找到何林,要个说法。



    何林却耍起了赖皮,只愿意退吴宪一半的“厚礼”,吴宪当然不肯,双方为此闹的很不愉快。



    吴宪当然没办法拿这件行贿的事去举报何林,因为他自己就是行贿之人。



    但这一年多来,吴宪还是做了许多事的,他派人去了何林工作过二十多年的发家“福地“苏州府。



    何家及何林的妻家在苏州府行事一向比较高调。



    特别是何林三年前从苏州知府升任苏北右参政后,两家人更是目中无人,嚣张跋扈。



    因此吴宪派去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些何家人违法犯罪的证据,只不过何林还在苏北右参政任上,苏北省内根本没有任何衙门敢审何家人的犯罪问题。



    这次吴宪来南京,多次找人反映过何林及其家人的犯罪问题,但根本没有什么效果。



    吴宪甚至直接找到督察院驻苏北督察处的人举报何林。



    可对方以何林是苏北右参政,他们管不了为理由,拒绝接手这个案件。



    有时间吴宪气的都想自己直接拿了材料回北京,亲自上督察院的总院去举报何林。



    可要是这样,双方就不死不休了,就算把何林拉下马了,他自己在苏北甚至全大夏的官场上也都混不下去了。



    再说了,如果何林后台足够硬,很有可能是自己被弄进去了,何林却还没有倒台。



    吴宪仔细想了想,双方除了那两万两银子,好像没有这么大的仇,于是放弃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吴宪是想弄倒何林,出一口恶气不错,但同归于尽还是算了。



    吴宪也曾找张伟举报过何林的各种问题,但张伟本身没有权利处置何林。



    再说了,张伟在官场待久了,难免有些和光同尘,想着同事一场,不用对何林下死手。



    所以张伟一开始也没怎么理会吴宪,但张伟知道何林在搜集材料要对付自己后。



    自己当然也不会只挨打不还手,所以张伟又把吴宪叫了过来。



    张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何林,事实上这两年他也让暗地里收集了一些何林的材料以做不时之需,但没有一下子能把何林一举扳倒的关键证据。



    所以想问问吴宪调查何林这么久,手上有没有现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