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盐城开埠3

    黄宗高的话刚说完,张伟就摇头道:“向朝廷要钱,朝廷就会给你,户部的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朝廷就算真的给钱了,他们提的要求必然会更多。m.baijiawenxue.com



    不行,本官决定了,盐城港的建设,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再向朝廷伸手要钱。



    盐城港的初步建设也必须在两年内完成。



    这样,为了盐城港的顺利建成,本官提议由本官挂帅,左参议崔胜和右参议黄东山具体负责,成立一个盐城港建设经费统筹部。



    全面负责规划并解决盐城港的经费问题。



    淮安府地方相应的由淮安知府付柏青,通判杨渥和盐城县的县令成立盐城港建设工程进度统筹部,来具体负责港口建设的进度。



    两个统筹部由布政司衙门出特别公文确认成立,每个月至少要向本官汇报两次进度。



    朱参政,黄参政,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你们要把布政司的日常政务负责起来,不能让日常事务影响到盐城港的建设。



    本官如此安排,可有任务异议?”



    此时张伟的布政使位置已经坐稳,他在对于政务方面的正常安排,自然不会有任何不长眼的官员提出异议。



    这里张伟学习了后世政府推进重点工程的办法,即安排得力的干部组成专门的工作组,有专人负责,希望在大夏朝,这套模式也能管用。



    张伟知道如此大事,一帮人如果光靠开会,那永远也开不出什么结论来,一定要有人来拍板下决定。



    自己身为苏北布政使,这个决定只能由自己的来做,责任自然也是由自己来背。



    所以苏北的左参政朱学海,右参政黄宗高对于张伟的拍板决定,两人都没有出言反对。



    不过现在张伟有了新太子周诚光这张底牌,自己倒不怕承担这类政府行为的责任。



    当然了张伟敢如此拍板,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后世很多地方政府的项目建设,也是经费不足,但也都凭借相关的各种手段给解决了。



    张伟把自己知道的后世的各种手段梳理了一下,挑出几项与大夏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写了下来。



    第一点当然是卖地



    在规划港口时,多把一些无主荒地或低价值的旱地给规划进去。



    等港口有了初步规模后,这些地价自然水涨船高。



    而苏北不缺有钱人,只要土地显示出有价值,自然不愁卖。



    光这一招,运用得当的话,就能筹到不少银子,还能让自家以及自己的亲信心腹们合理合法的赚上一笔银子。



    第二点,也是和土地有关,就是在港口内在挑出一些非货运区。



    与港口进行配套的商业开发,如建房仓库,客栈之类。



    这些商业开发的项目可以卖给商户也可以长期租给商户。



    第三点,以港口建设好之后衙门应得的税赋为抵押,从钱庄获得低息贷款。



    这一点需要衙门的社会信用相当好。



    苏北行省布政司衙门,恰好是符合这个要求的,至于利息,当然是慢慢还呗。



    第四点,特许经营,授予某个或某几个商业团体对于盐城港港口部分地区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由他们负责港口的建设和运营。



    在特许经营期内,经营者通过收取港口使用费、管理费等收回投资并获利,期满后将港口交还朝廷。



    第五点,就是封建官府的传统技能,“乐捐”和”均摊“,要知道官府是暴力机构,并非慈善机构。



    官府真要缺起钱来,可不会一直温情脉脉。



    一定会找富商士绅“乐捐”,找地主富户“均摊”的。



    当然了张伟其实是很不想使用这一招数的,但不代表张伟逼急了真的不会用。



    第六点,可以在港口的显眼位置如码头,候船亭等设置广告位,然后提前出售广告位的使用权。



    这一点当然不能和前面五点,但是再怎么说也是一笔白得的进项。



    写下这六点后,张伟有了一定的把握。



    在第二天,左参议崔胜和右参议黄东山一起上门来找张伟商量港口经费问题如何解决时。



    张伟问道:“ 崔参议,黄参议,你们两个也都是官场的老人,对港口经费的缺口有什么办法?”



    两人相互看了看,然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