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苏北尾声4

    当天吏部左侍郎马民回府之后,与自己的心腹一还商议,最终还是拿不定主意。m.chunfengwenxue.cc



    到底是想尽办法阻止张伟进京,还是找人疏通关系,与张伟尽量化干戈为玉帛。



    且不说北京城的风云变化,苏北布政使张伟在南京度过正月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赶往了盐城新港。



    二月中旬张伟带着布政使衙门的大批高官,浩浩荡荡的来到盐城新港,准备参加二月十八的盐城新港一期工程的竣工典礼。



    等张伟等人来到盐城新港时,盐城新港的一期扩建工程已经是基本完成了,港口里的工人都正在准备庆典的仪式。



    盐城新港的实际总指挥淮安府通判杨渥得知消息后赶紧出来接待张伟等人。



    张伟看着规模宏大,初步建成的盐城新港问杨渥道



    张伟:“咱们盐新港一期完工后,每年通行规量怎么样?“



    杨渥:\"大人一期工程初步完成了当初的规划,每年可以通行大小船只近三万艘,年吞吐量接近三百万吨。”



    (看了很多资料,发现衡量古代港口的规模没有什么相对靠谱的衡量值,结合现代港口的衡量标准,发现还是以可通行船只数量和港口的年吞吐量比较合适。)



    在这里,张伟脑中闪过了上海港的数据。



    按张伟的调查得知,此时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大概在八百万吨左右。



    这样一对比,盐城新港的一期工程的作用还是很显着的,差不多有上海港的三四成的功效。



    盐城新港一期工程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上海港的压力。



    也给苏北及周边省份的对外贸易增加了一条新的航道。



    这对今后数十年苏北省及周边省份的经济发展将有巨非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此一来,自己总算在苏北这几年也算没有白当几年官,还是留下了一些可以为后人称颂的政绩。



    按照张伟的为官理念来说,为官不一定如何清廉,如何讲大道理。



    但是一定要为民众做出一点实事。



    张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在淮安府的主持修建了,淮安六县都在使用的通水渠。



    在扬州府时,留下了保护盐工权利的基本基本约定。



    现在他在苏北布政使的任上也留下了一笔比较值得后人称赞的功绩,就是盐城新港。



    看着刚刚完工的盐城新港一期工程,张伟心情大好。



    接下来的两天,张伟在盐城新港接见了淮安府的诸多士绅官民代表。



    在接见这些代表时,张伟毫不客气的赞盐城新港将来的发展前景。



    并表示自己的家族会在盐城新港进行多方面的投资,包括但不限于盐城新港的土地和某些店铺的经营权。



    张伟的意图是让淮安和盐城当地的各界士绅,都参与到盐城深港的建设中和开发中去。



    作为第一批参与者,一般而言大都也将从中利益。



    只有获利的人群越多,盐城新港的群众基础才越稳当。



    二月十八日当天,张伟做为苏北官府的最高代表,在祭拜天地神明之后。



    在盐城新港的开幕仪式上做了总结性开幕的发言。



    在张伟的发言中,自然是高度赞扬了盐城新港的重要意义。



    对于港口的顺利建成,张伟首先感谢了当朝圣上和太子,以及朝廷诸公对盐城新港建设的支持。



    其次他感谢了盐城新港所有建设人员的辛勤努力的付出。



    再次他感谢了所有官员官绅民众的支持,这里,张伟重点提到的海商关家和盐商梅家。



    张伟声情并茂的讲:\"各位,有了盐城深港之后,那么苏北的各大手工作坊种小型工厂的产品都有更多的机会流入海海外市场,去获取更多的利益。



    海外更多的精美商品廉价原料也能更流畅的进入到苏北来。



    相信如此,一个意义重大的盐城深港,定会为苏北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讲到最后,张伟宣布盐城新港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幕的时候,张伟这个老官僚都讲的有点动情了。



    张伟讲完话后,深情的看了一眼盐城新港,然后怀着不舍的心情返回了南京。



    张伟回到南京之后张伟回到南京之后,大顺帝的诏书和内阁